黑客洪水攻击_服务器洪水攻击工具

hacker|
252

什么是洪水攻击?怎样进行洪水攻击

bixiaoxue先生解释得有些片面,DDOS只是洪水攻击的一个种类。其实还有其它种类的洪水攻击。

从定义上说,攻击者对网络资源发送过量数据时就发生了洪水攻击,这个网络资源可以是router,switch,host,application等。常见的洪水攻击包含MAC泛洪,网络泛洪,TCP SYN泛洪和应用程序泛洪。接下来简单的分别解释一下以上这些:

MAC泛洪发生在OSI第二层,攻击者进入LAN内,将假冒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将数据帧发送到以太网上导致交换机的内容可寻址存储器(CAM)满掉,然后交换机失去转发功能,导致攻击者可以像在共享式以太网上对某些帧进行嗅探,这种攻击可以通过端口安全技术方式,比如端口和MAC地址绑定。

网络泛洪包括Smurf和DDos:

smurf发生在OSI第三层,就是假冒ICMP广播ping,如果路由器没有关闭定向广播,那攻击者就可以在某个网络内对其它网络发送定向广播ping,那个网络中的主机越是多,造成的结果越是严重,因为每个主机默认都会响应这个ping,导致链路流量过大而拒绝服务,所以属于增幅泛洪攻击,当然也可以对本网络发送广播ping。

DDos发生在OSI第三、四层,攻击侵入许多因特网上的系统,将DDos控制软件安装进去,然后这些系统再去感染其它系统,通过这些代理,攻击者将攻击指令发送给DDos控制软件,然后这个系统就去控制下面的代理系统去对某个IP地址发送大量假冒的网络流量,然后受攻击者的网络将被这些假的流量所占据就无法为他们的正常用户提供服务了。

TCP SYN泛洪发生在OSI第四层,这种方式利用TCP协议的特性,就是三次握手。攻击者发送TCP SYN,SYN是TCP三次握手中的第一个数据包,而当服务器返回ACK后,改攻击者就不对之进行再确认,那这个TCP连接就处于挂起状态,也就是所谓的半连接状态,服务器收不到再确认的话,还会重复发送ACK给攻击者。这样更加会浪费服务器的资源。攻击者就对服务器发送非常大量的这种TCP连接,由于每一个都没法完成三次握手,所以在服务器上,这些TCP连接会因为挂起状态而消耗CPU和内存,最后服务器可能死机,就无法为正常用户提供服务了。

最后应用程序泛洪发生在OSI第七层,目的是消耗应用程序或系统资源,比较常见的应用程序泛洪是什么呢?没错,就是垃圾邮件,但一般无法产生严重的结果。其它类型的应用程序泛洪可能是在服务器上持续运行高CPU消耗的程序或者用持续不断的认证请求对服务器进行泛洪攻击,意思就是当TCP连接完成后,在服务器提示输入密码的时候停止响应。

对于大部分的攻击都能通过IDS来防御或日志分析来判断,可以检查相关的资料

cc攻击和ddos攻击有什么区别啊?

CC攻击和DDoS攻击的区别表现在:攻击对象、危害、门槛、流量大小等方面。

1、攻击对象不同

DDoS是针对IP的攻击。

CC攻击针对的是网页。

2、危害不同

DDoS攻击危害性较大,更难防御。

CC攻击的危害不是毁灭性的,但是持续时间长。

3、门槛不同

DDoS攻击门槛高,攻击者一般需要在攻击前搜集被攻击目标主机数目、地址情况、目标主机的配置性能等资料,盲目攻击可能导致效果不佳。

CC攻击门槛低,利用更换IP代理工具即可实施攻击,且目标比较明确,黑客水平比较低的用户也能进行。

4、流量大小不同

DDoS攻击比CC攻击所需要流量更大。

CC攻击有时不需要很大的流量。

网络攻击-拒绝服务攻击

Denial of Service,简称DoS,造成DoS攻击的行为被称为DoS攻击,其目的是使计算机或网络无法提供正常的服务。

常见的DoS攻击有计算机网络 带宽攻击 和 连通性攻击 。

带宽攻击 指以极大的通信量冲击网络,使得所有可用网络资源都被消耗殆尽,最后导致合法的用户请求无法通过。/br

连通性攻击 指用大量的连接请求冲击计算机,使得所有可用的操作系统资源都被消耗殆尽,最终计算机无法再处理合法用户的请求。

常用攻击手段有:SYN Flood、WinNuke、死亡之Ping、ICMP/SMURF、Finger炸弹、Land攻击、Ping洪流、Rwhod、Teardrop、TARGA3、UDP攻击等。

书中以SYN Flood攻击为例,详细介绍这种典型的DoS攻击:

SYN Flood是一种利用TCP协议缺陷,发送大量伪造的TCP连接请求,使被攻击方资源耗尽(CPU满负荷或内存不足)的攻击方式。

SYNFlood攻击利用了TCP协议中的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

SYN Flood攻击的具体原理:/br

TCP连接的三次握手中,假设一个用户向服务器发送了SYN报文后突然死机或掉线,那么服务器在发出SYN+ACK应答报文后是无法收到客户端的ACK报文的(第三次握手无法完成)。

这种情况下服务器端一般会重试(再次发送SYN+ACK给客户端)并等待一段时间后丢弃这个未完成的连接。这段时间的长度称为SYN Timeout,一般来说这个时间是分钟的数量级(大约为30s~2min);/br

一个用户出现异常导致服务器的一个线程等待1分钟并不是什么很大的问题,但如果有一个恶意的攻击者大量模拟这种情况(伪造IP地址),服务器端将为了维护一个非常大的半连接列表而消耗非常多的资源。

即使是简单的保存并遍历也会消耗非常多的CPU时间和内存,何况还要不断对这个列表中的IP进行SYN+ACK的重试。/br

如果服务器的TCP/IP栈不够大,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堆栈溢出崩溃——即使服务器端的系统足够强大,服务器端也将忙于处理攻击者伪造的TCP连接请求而无暇理睬正常客户的请求(毕竟客户端的正常请求比率非常之小),此时从正常客户的角度看来,服务器失去响应,这种情况就称作:服务器端受到了SYN Flood攻击(SYN洪水攻击)

拒绝服务攻击主要是利用了系统的一些漏洞。漏洞利用拒绝服务攻击是一种利用漏洞造成软件不能正常运行的攻击方式。这种拒绝服务不依赖大量傀儡机,也不需要发送大量访问请求,而仅仅是利用目标节点软件的安全漏洞,通过精心构造恶意数据包,造成目标节点软件不能有效运行。

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攻击是一种资源耗尽型攻击,通常也被称作洪水攻击。/br

利用分布于网络上的大量节点向同一目标节点发起的引起目标节点资源被大量消耗而不能正常对外提供服务的网络攻击方式。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主要是指那些借助外界的平台,如客户或者是服务器本身,把不同的计算机系统联合在一起,对其进行攻击,进而加倍地增强拒绝攻击的成果。一般情况,攻击者将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主控程序安装在一个用于控制的计算机上,将受控程序安装部署在因特网的多台计算机上。主控程序可以与受控程序进行通信并控制受控程序的行为,当主控程序发送特定的指令时,受控程序即可根据指令发动攻击。

DDoS攻击通过大量合法的请求占用大量网络资源,以达到瘫痪网络的目的。这种攻击方式有以下几种: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步骤如下:/br

第1步:攻击者使用扫描工具扫描大量主机以寻找潜在入侵目标;/br

第2步:黑客设法入侵有安全漏洞的主机并获取控制权。这些主机将被用于放置后门、守护程序甚至是客户程序;/br

第3步:黑客在得到入侵计算机清单后,从中选出满足建立网络所需要的主机,放置已编译好的守护程序,并对被控制的计算机发送命令;/br

第4步:黑客发送控制命令给主机,准备启动对目标系统的攻击;

第5步:主机发送攻击信号给被控制计算机开始对目标系统发起攻击;

第6步:目标系统被无数伪造的请求所淹没,从而无法对合法用户进行响应,DDoS攻击成功。

DDoS攻击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由于整个过程是自动化的,攻击者能够在5s钟内入侵一台主机并安装攻击工具。也就是说,在短短的一小时内可以入侵数千台主机,并使某一台主机可能要遭受1000MB/s数据量的攻击,这一数据量相当于1.04亿人同时拨打某公司的一部电话号码。

分布式反射拒绝服务攻击(DRDoS:Distributed Reflection Denial of Service)是一种较新的资源耗尽型拒绝服务攻击。

与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使用伪造源IP地址不同,分布式反射拒绝服务攻击的来源IP地址全是真实地址,这些真实的网络节点本身并没有安全漏洞,而是利用TCP三次握手来实现的。

首先,攻击者通过控制的傀儡机使用受害者IP地址作为源地址向任意处于活动状态的网络节点(如核心路由器、域名服务器、大型网站等)发送带有SYN标记的数据包,也就是TCP三次握手的第一步;/br

处于活动状态的网络节点接收到伪造源IP地址的数据包后,将会按照协议要求向受害者进行应答,发送带有SYN、ACK标记的应答数据包。当攻击者使用大量傀儡机同时发起攻击时,即完成了一次分布式反射拒绝服务攻击。

分布式反射拒绝服务攻击最典型的攻击是Smurf攻击:/br

第一步:攻击者向被利用网络A的 广播地址 发送一个ICMP协议的“echo”请求数据报,该数据报源地址被伪造成10.254.8.9。/br

第二步:网络A上的所有主机都向该伪造的源地址返回一个“echo”响应,造成该主机服务中断。/br

现在的拒绝服务攻击很多都是利用工具自动化完成的。/br

攻击者控制某些主机不停地发送大量数据包给某服务器,造成服务器资源耗尽,一直到主机崩溃。CC主要是用来消耗服务器资源的。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一个网页访问的人数特别多的时候,打开网页就慢了,模拟多个用户(多少线程就是多少用户)不停地访问那些需要大量数据操作(就是需要大量CPU时间)的页面,造成服务器资源的浪费,CPU负荷长时间处于100%,永远都有处理不完的连接,直至网络拥塞,正常的访问被中止。

拒绝服务攻击通常是很难防范的,不过也有一些防护措施:/br

1.加强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关闭不必要的网络接口,降低因个人疏忽造成的不安全因素,安装防范功能较强的软件,对计算机做定时的安全扫描工作;/br

2.增加安全防范手段,了解和掌握可以有效地防治安全漏洞的软件,使用一些专门的漏洞检查工具进行问题的检测,如网络测试仪、流量测试仪等,及时地找出修复漏洞的方法和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br

3.正确运用安全防范工具,及时地使用网络检测软件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检测,使用那些专门检测网络安全隐患的软件,定期进行检测。/br

企业网络常见的攻击手法和防护措施?

随着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安全问题愈来愈突出,已成为当前的一大技术热点。黑客技术的公开和有组织化,以及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网络受到攻击的威胁越来越大。而企业对这一问题严重性的认识和所具备的应付能力还远远不够。加上管理不当,应用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没有有效的方式控制网络的安全状况,企业理想中的安全与实际的安全程度存在巨大的差距。

1、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

(1)、人为的无意失误,如操作员安全配置不当造成的安全漏洞,用户安全意识不强,用户口令选择不慎,用户将自己的帐号随意转借他人或与别人共享等都会对网络安全带来威胁。

(2)、人为的恶意攻击,来自内部的攻击者往往会对内部网安全造成最大的威胁,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单位内部人员,对单位的业务流程,应用系统,网络结构甚至是网络系统管理非常熟悉,而这些人员对Intranet发起攻击的成功率可能最高,造成的损失最大,所以这部分攻击者应该成为我们要防范的主要目标。

(3)、网络软件的漏洞和“后门”网络软件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无缺陷和无漏洞的,这些漏洞和缺陷恰恰是黑客进行攻击的首选目标。曾经出现过的黑客攻入网络内部的事件大部分就是因为安全措施不完善所招致的苦果。另外,软件的“后门”都是软件公司的设计编程人员为了自便而设置的,一般不为外人所知,可一旦“后门”洞开,其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4)、互联网络的不安全因素,国际互联网络是跨越时空的,所以安全问题也是跨越时空的。虽然我们国家的网络不发达,但是我们遭到的安全危险却是同国外一样的,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在不同的行业,所遭受的攻击因行业和网络服务的不同而不同。在电信或者ICP市场,进攻服务系统比较多;而在银行业,对数据系统的进攻相对更频繁;政府方面,对服务的进攻,尤其是其信息发布系统很频繁。

(5)、病毒入侵,目前,网络病毒种类繁多,病毒很容易通过互联网或其他途径(如通过各接入点、日常维护操作、磁盘、其他外网)进入网络内部各服务器,造成网络拥塞、业务中断、系统崩溃。而现在流行的各种新型网络病毒,将网络蠕虫、计算机病毒、木马程序合为一体,发展到融和了多种技术于一体,互相利用和协同,已不仅仅是单一的攻击和漏洞利用,使系统自身防不胜防。病毒发作对系统数据的破坏性、和系统本身都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2、网络攻击的一般方法

从黑客的角度来看,黑客可以利用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

(1)使用探察软件,猜测和分析操作系统类别、网络提供服务、网络的结构等;

(2)使用强制攻击软件对网络进行攻击,例如针对POP的强行的密码猜解,SQL的密码猜解等;

(3)使用漏洞扫描工具,发现漏洞,进而采用缓存溢出等手段直接或者间接的获取系统超级用户权限;如系统平台自身由于漏洞被黑客利用,将直接导致全厂业务服务的中断。

(4)使用木马进行非法连接;

(5)利用疏忽的数据库简单配置,例如超级管理员密码简单甚至为空或者用户密码和用户名相同等漏洞,获取数据库的某些权限,进而获得系统的权限。

(6)利用可信任的关系进行攻击,例如深圳电信网站的某些数据库设定的访问地址,这样黑客可以先攻击这些被数据库信任的地址进行逐“跳”的攻击。

(7)DDOS攻击,使用各种工具进行洪水攻击;利用漏洞的拒绝服务攻击。

3、企业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根据企业网络系统的实际防护需要,必须保护的内容包括:Web主机(门户网站、OA系统等基于Web访问的主机),数据库主机,邮件服务器等,网络入口,内部网络检测。对企业重要的是有效防护Web服务器的非法访问和网页被非法修改,防护数据库服务器数据被非授权用户非法访问或被黑客篡改、删除。一旦发现服务器遭入侵或网页被篡改,能进行及时报警和恢复处理。

(1)防火墙,在外部网络同内部网络之间应设置防火墙设备。如通过防火墙过滤进出网络的数据;对进出网络的访问行为进行控制和阻断;封堵某些禁止的业务;记录通过防火墙的信息内容和活动;对网络攻击的监测和告警。禁止外部用户进入内部网络,访问内部机器;保证外部用户可以且只能访问到某些指定的公开信息;限制内部用户只能访问到某些特定的Intenet资源,如WWW服务、FTP服务、TELNET服务等;防火墙产品本身具有很强的抗攻击能力。使用硬件防火墙,管理和维护更加方便有效。

(2)、入侵检测系统,企业内部主机操作系统种类一般在两种以上,而目前漏洞攻击手法大部分是基于操作系统已有的安全漏洞进行攻击,通过使用防火墙设备可以防范大部分的黑客攻击,但是有些攻击手法是通过防火墙上开启的正常服务来实现的,而且防火墙不能防范内部用户的恶意行为和误操作。通过使用入侵检测系统,可以监视用户和系统的运行状态,查找非法用户和合法用户的越权操作;检测系统配置的正确性和安全漏洞,并提示管理员修补漏洞;对用户非法活动的统计分析,发现攻击行为的规律;检查系统程序和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能够实时对检测到的攻击行为进行反应。

(3)网络漏洞扫描入侵者一般总是通过寻找网络中的安全漏洞来寻找入侵点。进行系统自身的脆弱性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先于入侵者发现漏洞并及时弥补,从而进行安全防护。由于网络是动态变化的:网络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主机软件不断更新和增添;所以,我们必须经常利用网络漏洞扫描器对网络设备进行自动的安全漏洞检测和分析,包括:应用服务器、WWW服务器、邮件服务器、DNS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重要的文件服务器及交换机等网络设备,通过模拟黑客攻击手法,探测网络设备中存在的弱点和漏洞,提醒安全管理员,及时完善安全策略,降低安全风险。

(4)、防病毒系统要防止计算机病毒在网络上传播、扩散,需要从Internet、邮件、文件服务器和用户终端四个方面来切断病毒源,才能保证整个网络免除计算机病毒的干扰,避免网络上有害信息、垃圾信息的大量产生与传播。单纯的杀毒软件都是单一版系统,只能在单台计算机上使用,只能保证病毒出现后将其杀灭,不能阻止病毒的传播和未知病毒的感染;若一个用户没有这些杀毒软件,它将成为一个病毒传染源,影响其它用户,网络传播型病毒的影响更甚。只有将防毒、杀毒融为一体来考虑,才能较好的达到彻底预防和清除病毒的目的。

因此,使用网络防、杀毒的全面解决方案才是消除病毒影响的最佳办法。它可以将进出企业网的病毒、邮件病毒进行有效的清除,并提供基于网络的单机杀毒能力。网络病毒防护系统能保证病毒库的及时更新,以及对未知病毒的稽查。另外,要提高网络运行的管理水平,有效地、全方位地保障网络安全。

4、企业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广义的计算机系统安全的范围很广,它不仅包括计算机系统本身,还包括自然灾害(如雷电、地震、火灾等),物理损坏(如硬盘损坏、设备使用寿命到期等),设备故障(如停电、电磁干扰等),意外事故等。

狭义的系统安全包括计算机主机系统和网络系统上的主机、网络设备和某些终端设备的安全问题,主要针对对这些系统的攻击、侦听、欺骗等非法手段的防护。以下所有的计算机系统安全均是狭义的系统安全范畴。规划企业网络安全方案,要根据企业的网络现状和网络安全需求,结合网络安全分析,一是需要加强对网络出口安全方面的控制和管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加强内部网络访问控制,以业务分工来规划网络,限制网络用户的访问范围;同时增加网络安全检测设备,对用户的非法访问进行监控。我们建议,企业的安全解决方案一般应有下面一些做法:

(1)在Internet接入处,放置高性能硬件防火墙(包括防火墙+带宽管理+流探测+互动IDS等)。防火墙要支持包过滤和应用级代理两种技术,具有三种管理方式,能够很方便的设置防火墙的各种安全策略,并且能够与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进行互动,相互配合,阻挡黑客的攻击。

(2)在内网快速以大网交换机上连接一个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对进入内网的数据包进行检查,确保没有恶意的数据包进入,从而影响内网数据服务器的正常工作。

(3)使用互联网入侵检测系统对DMZ区和内网的服务器(包括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服务器、DNS服务器、邮件服务器和管理服务器等),以及桌面计算机进行扫描和评估,进行人工安全分析,以确定其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和漏洞,并根据扫描的结果提出加固建议,保护企业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

(4)在各主要服务器上安装服务器防病毒产品,对服务器进行病毒防护,确保病毒不会进入各服务器,并且不会通过服务器进行传播。

(5)用一台专用的PC服务器安装服务器防病毒系统,并在内网上安装工作站防病毒产品,通过服务器防病毒系统对这些工作站进行管理和升级。

DDOS和CC攻击的区别

DDoS攻击

是分布式的拒绝服务攻击,DDoS攻击手段是在传统的DoS攻击(拒绝服务攻击)基础之上产生的一类攻击方式。

单一的DoS攻击一般是采用一对一方式的,通过制造并发送大流量无用数据,造成通往被攻击主机的网络拥塞,耗尽其服务资源,致使被攻击主机无法正常和外界通信,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DoS攻击的困难程度加大了,于是就产生了DDoS攻击。

其原理就很简单:计算机与网络的处理能力加大了10倍,用一台攻击机来攻击不再能起作用,那么DDoS就是利用更多的傀儡机来发起进攻,以比从前更大的规模来进攻受害者。

另外,DDoS攻击不仅能攻击计算机,还能攻击路由器,因为路由器是一台特殊类型的计算机。

CC攻击

可以归为DDoS攻击的一种,其原理就是攻击者控制某些主机不停地发大量数据包给对方服务器造成服务器资源耗尽,一直到宕机崩溃。CC攻击主要模拟多个用户不停地进行访问那些需要大量数据操作的页面,造成服务器资源的浪费,使CPU长时间处于100%,永远都有处理不完的连接直至网络拥塞,令正常的访问被中止。

同时,CC攻击的IP都是真实、分散的,并且都是正常的数据包,全都是有效且无法拒绝的请求。

另外,因为CC攻击的目标是网页,所以服务器什么的都可以连接,ping也没问题,但是网页就是无法访问。

DDoS攻击和CC攻击区别:

1、攻击对象不同:DDoS是针对IP的攻击;CC攻击针对的是网页。

2、危害不同:DDoS攻击危害性较大,更难防御;CC攻击的危害不是毁灭性的,但是持续时间长。

3、门槛不同:DDoS攻击门槛高,攻击者一般需要在攻击前搜集被攻击目标主机数目、地址情况、目标主机的配置性能等资料,盲目攻击可能导致效果不佳;CC攻击门槛低,利用更换IP代理工具即可实施攻击,且目标比较明确,黑客水平比较低的用户也能进行。

4、流量大小不同:DDoS攻击比CC攻击所需要流量更大,且CC攻击有时不需要很大的流量。

DDOS攻击包括哪些

1、TCP洪水攻击(SYN Flood)

TCP洪水攻击是当前最流行的DoS(拒绝服务攻击)与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方式之一,这是一种利用TCP协议缺陷;

发送大量伪造的TCP连接请求,常用假冒的IP或IP号段发来海量的请求连接的第一个握手包(SYN包),被攻击服务器回应第二个握手包(SYN+ACK包),因为对方是假冒IP,对方永远收不到包且不会回应第三个握手包。

导致被攻击服务器保持大量SYN_RECV状态的“半连接”,并且会重试默认5次回应第二个握手包,塞满TCP等待连接队列,资源耗尽(CPU满负荷或内存不足),让正常的业务请求连接不进来。

2、反射性攻击(DrDoS)

反射型的 DDoS 攻击是一种新的变种,与DoS、DDoS不同,该方式靠的是发送大量带有被害者IP地址的数据包给攻击主机,然后攻击主机对IP地址源做出大量回应,形成拒绝服务攻击。

黑客往往会选择那些响应包远大于请求包的服务来利用,这样才可以以较小的流量换取更大的流量,获得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放大效果,从而四两拨千斤。一般来说,可以被利用来做放大反射攻击的服务包括DNS服务、NTP服务、SSDP服务、Chargen服务、Memcached等。

3、CC攻击(HTTP Flood)

HTTP Flood又称CC攻击,是针对Web服务在第七层协议发起的攻击。通过向Web服务器发送大量HTTP请求来模仿网站访问者以耗尽其资源。虽然其中一些攻击具有可用于识别和阻止它们的模式,但是无法轻易识别的HTTP洪水。它的巨大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发起方便、过滤困难、影响深远。

4、直接僵尸网络攻击

僵尸网络就是我们俗称的“肉鸡”,现在“肉鸡”不再局限于传统PC,越来越多的智能物联网设备进入市场,且安全性远低于PC,这让攻击者更容易获得大量“肉鸡”;

也更容易直接发起僵尸网络攻击。根据僵尸网络的不同类型,攻击者可以使用它来执行各种不同的攻击,不仅仅是网站,还包括游戏服务器和任何其他服务。

5、DOS攻击利用一些服务器程序的bug、安全漏洞、和架构性缺陷攻击

然后通过构造畸形请求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因不能判断处理恶意请求而瘫痪,造成拒绝服务。以上就是墨者安全认为现阶段出现过的DDOS攻击种类,当然也有可能不是那么全面,DDOS攻击的种类复杂而且也不断的在衍变,目前的防御也是随着攻击方式再增强。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