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网购订单的信息,到底是怎么泄露的?
现在使网络订单的信息泄露有非常多的途径,从电商平台,商家和物流以及个人这这些方面都会导致网购订单的信息泄露。
首先很多电商平台,他们使用的平台的IT技术水平都比较低,所以也非常容易受到病毒的攻击。一旦受到攻击的话,那么就意味着用户的网购订单信息非常容易被不法人员所窃取。其实不仅仅包括这些,有些电商平台为了获得一些蝇头小利,也会把网购用户的信息倒卖给一些不法分子,造成信息的泄露。还有一些物流平台,他们之中可能会有一些内鬼,来倒卖用户的物流信息。而且一旦物流公司的电脑被黑客攻击的话,那么就会有大量的用户信息被批量的泄露。
还有自己造成的风险泄露信息。比如说用户在收到快递之后没有及时的将包裹上面的个人信息清除干净的话,那么这些包裹被一些坏人捡到的话,那么就会对个人安全造成伤害。而且现在网上有非常多的钓鱼网站和不法链接,当用户一不小心点进去的时候,自己的个人信息可能就会因为那一个错误遭到泄露。当很多不法分子拿到信息之后,他们会有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诈骗,他们不仅掌握了你的家庭住址,手机号码,甚至是一些qq号,微信号,以及你个人的照片都可能拥有。所以他们在冒充相关的政府部门人员的时候也更加的有底气,在进行诈骗的时候,用户们也大多会因为他们拥有过于详细的用数据感觉到半信半疑,有一些没有特别强的风险防范意识的用户,就很有可能被这些不法分子所欺骗。
而当自己被欺骗的时候,轻则损失一点小钱重则倾家荡产,影响非常的恶劣。虽然我们不能对我们个人来讲,不能对物流以及电商平台进行相关的监管,但是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尽量不去点接那些非常可疑的链接。而且不去泄露个人的隐私,尽量把不同平台上的密码都设为不同的,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个人隐私的泄露。另外,在收到快递包裹的时候,要及时地对上面的个人信息进行清理,做到从个人层面保护自己的隐私,这些都是我们能够做到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去避免因为我们的个人隐私泄露所造成的潜在的危险。
电子商务所面临的安全问题有哪些
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交易信息内容被篡改
从贸易活动角度上看,交易信息是商务活动中进行贸易活动所形成的一种信息,包括了客户订单信息、订单确认信息、客户个人信息等。这些信息具有一定机密性,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利用Internet或电话网对这些交易信息进行篡改或截获与恶意破坏。
2.电子支付信息盗取
电子支付信息是在商务活动中进行一种支付方式。支付信息包括客户银行账户、密码、个人银行识别码等信息。这些信息具有绝对机密性,防止非法者盗用信息,伪造假身份进入系统,利用这些信息进行非法活动,是电子商务活动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3.系统漏洞
非法者借助电子商务系统存在的漏洞进行进入系统,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篡改,取消用户订单信息,生成虚假信息等方式。
二、引起电子商务信息不安全的主要因素
电子商务是建立在互联网应用平台上一种商务活动,它在为电子商务提供网络技术保证的同时,也是引起电子商务信息不安全的主要因素,产生这些不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
1.互联网的开发性和共享性
由于电子商务是建立互联网技术平台上的一种商务活动,它继承了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打破地域之间的界限,让用户能够在不同地域自由地进行沟通与交流,形成一个全球化的完整整体。与此同时,这也是为泄漏信息,非法散布信息提供一个平台。如客户信息家庭地址、客户联系电话、客户银行账号、客户密码等重要信息的泄漏。
2.互联网上的Cookie技术的应用
很多网站为了便于用户在登录或浏览时能够快速对网站进行浏览,都需要新用户在第一次登录时进行注册,用户信息都被自动记录到该网站上,再进行登录时网站会自动识别这些信息。如电子邮箱、网站会员等。形成这种方式就是利用互联网上的Cookie技术。Cookie技术能够收集用户的信息,当非法人获得了这些信息,就很容易将这些信息进行泄漏或转为其他使用,给用户个人信息的不安全带来隐患。
3.电子商务产品的不过硬
目前,有一些小型的电子商务网站在追求利益同时忽略电子商务安全产品的质量,有些产品在安全措施是采用“移植”其他安全技术,也有些厂商对电子商务安全技术欠缺足够了解,使得产品安全技术不过硬,引起在电子商务活动的过程中造成了信息不安全。
4.电子商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虽然我国政府已将电子商务的管理提上日程,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并制定了有关的电子商务立法和政策,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障,但仍在某些地方还不成熟,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如如何引入电子签名、电子签章、数字签名等管理方式保障信息的安全,如何明确在交易过程中双方的责任,如何在交易过程中保障信息的不泄露等方面。
信息摘自《长风网》百科“电子商务安全”,里面好像也有具体的应对对策,希望可以帮到你哦~~
0.35元一条,多家电商平台个人信息被公开售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
发生这种事,还是因为电商平台都不负责任造成的。售卖个人信息是违法行为,希望电商平台能够好好规范,不要再发生如此事情。某电商平台的个人信息遭到了泄露,信息包括姓名,手机号码以及家庭住址,非常详细。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平台监管不到位造成的,如果我们发现这种事情一定要及时举报。
1.因为卖家不诚信的行为,所以才会让买家个人信息被公开售卖
因为买家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了,所以想要询问更多信息。而记者经过调查发现,买家的数据在网上被公开售卖。甚至清晰到商品名称跟快递单号。卖家称每条信息是0.35元,一次售卖就有2000条买家的个人信息。而记者经过求证发现,这些数据都是真实的。个人信息被售卖之后,不仅会带来营销电话,还会为买家招致电信诈骗等。这也是由于卖家不诚信,违反法律。
2.之所以会发生这种事,也是因为平台监管力度不大
电商平台应该对这种行为严厉打击。没有经过本人的同意,这些信息是不能被售卖的。但没想到却出现了这样的状况,这也是因为电商平台打击力度不够,对买家的个人信息保护不够,不仅平台要严厉打击这种行为,而且网络监管部门也应该打击这种黑市数据交易,要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互联网市场环境。
总之,发生这种事情完全是因为这些售卖个人信息的人藐视法律,他们注重个人利益而轻视他人利益,再加上平台的监管,力度不够,所以才能够让个人信息交易如此猖獗。甚至买卖个人信息的卖家还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室,这让人触目惊心,应该对他们进行严厉打击,让他们受到牢狱之灾,才能保障网民安全。
人们在电商活动中信息安全能否做到完全的保密?
如果是信息比较安全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保密,但是也不排除别人会把你的信息暴露出去。
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包括哪些安全问题?
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信息被泄露。
主要表现为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的内容被第三方窃取,交易一方提供给另一方使用的文件被第三方非法使用两个方面。
攻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公用电话网、搭线或在电磁波辐射范围内安装截收装置等方式,截获在网上传输的机密信息,或通过对网上信息流量和流向、通信频度和长度等参数的分析,获取有用信息,如银行账号、密码等。
2、信息被篡改。
表现为电子的交易信息在网络上传输的过程中,被他人非法地修改、删除、插入或重放(即只能使用一次的信息被多次使用),使接收方接收到错误的信息,使信息失去了真实性和完整性。
3、身份识别。
进行身份识别后,就不会出现第三方假冒交易一方的身份破坏交易、破坏被假冒一方的信誉或盗取被假冒一方的交易成果等情形,同时,还可以约束交易双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发送和接收的信息都不能予以否认。
4、信息被破坏。
表现为由于网络的硬件或软件出现问题而导致信息传递的丢失与谬误,以及计算机网络本身遭到一些恶意程序的破坏,而使得电子商务信息遭到破坏两个方面。
扩展资料:
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防范安全问题的方法:
1、信息保密性。
交易中的商务信息均有保密的要求。如信用卡的账号和用户名被人知悉,就可能被盗用,订货和付款的信息被竞争对手获悉,就可能丧失商机。因此,在电子商务信息传播中一般均有加密的要求。
2、交易者身份的确定性。
网上交易的双方很可能素昧平生,相隔千里。要使交易成功,首先要能确认对方的身份,商家要考虑客户端不能是骗子,而客户也会担心网上的商店是不是一个玩弄欺诈的黑店。因此,能方便而可靠地确认对方身份是交易的前提。
3、不可否认性。
由于商情的千变万化,交易一旦达成是不能被否认的,否则必然会损害一方的利益。例如订购黄金,订货时金价较低,但收到订单后,金价上涨了,若收单方能否认收到订单的实际时间,甚至否认收到订单的事实,则订货方就会蒙受损失。
因此,电子交易通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是不可否认的。
4、信息的完整性。
交易的文件是不可被修改的,信息接收方可以验证收到的信息是否完整一致,是否被人篡改。如上例所举的订购黄金,供货单位在收到订单后,发现金价大幅上涨了。
若其能改动文件内容,将订购数1kg改为1g,则可大幅受益,那么订货单位可能就会因此而蒙受损失。因此,电子交易文件也必须做到不可修改,以保障交易的严肃和公正。
5、系统的可靠性。
电子商务系统是计算机系统,其可靠性是指防止计算机失效、程序错误、传输错误、自然灾害等引起的计算机信息失误或失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子商务
0条大神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