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攻击工具软件_黑客自制攻击汽车工具视频

hacker|
185

黑客公布马斯克“星链”攻击工具

自2018年以来,埃隆马斯克的星链计划(Starlink)已将3000多颗小型卫星送入轨道。星链卫星网络能够将互联网连接覆盖到地球上最偏僻的脚落,并且在俄乌冲突期间成为乌方的重要联网方式。未来星链计划还将再发射数千颗卫星,其他组织和国家的竞争计划也在纷纷加入,高密度小型卫星网络正在改变地球的互联方式。但是,就像任何新兴技术一样,“星链”们正在被黑客入侵。

本周四,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Black Hat安全会议上,比利时鲁汶大学(KU Leuven)的安全研究员Lennert Wouters将首次披露Starlink用户终端(即位于住宅和建筑物上的星链卫星天线)的安全漏洞。Wouters将详细介绍攻击者如何利用一系列硬件漏洞访问Starlink系统并在设备上运行自定义代码。

为了访问星链卫星天线的软件,Wouters改造了他购买的一个星链天线,并制作了一个可以连接到星链天线的定制黑客工具。该工具使用一种被称为modchip的定制电路镇团板,零件成本仅约25美元。连接到星链天线后,该自制工具就能够发起故障注入攻击,暂时使系统短路以绕过星链的安全保护。这个“故障”使Wouters能够进入被锁定的星链系统。

Wouters将该工具在GitHub上开源发布,内容包括发起攻击所需的一些细节。“作为攻击者,假设你想攻击卫星本身,”Wouters解释说,“你可以誉御尝试制作自己的系统来与卫星通讯,但这非常困难。所以更简单的办法是通过用户终端。”

去年,Wouter曾向Starlink通报了这些漏洞,后者也通过其漏洞赏金计划向Wouters支付了漏洞赏金。Wouters表示,虽然SpaceX已发布更新以使攻击更加困难(更改了modchip),但除非该公司开发新版本的主芯片,否则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Wouters指出, 所有现有星链用户终端仍然容易受到攻击 。

根据Wired报道,Starlink计划在Wouters的黑帽大会演讲之后发布“公开更新”,但拒绝透露有关该更新的任何细节。

Starlink的互联网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首先是卫星。卫星在低地球轨道上移动,距地表约340英里,并向下连接到地表。卫星与地球上的两个系统进行通信:将互联网连接发送到卫星的网关,以及人们可以购买的Dishy McFlatface卫星天线。Wouter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些用户终端(天线)上,这些天线最初是圆形的,但较新的型号是矩形的。

Wouters透露,他对星链用户终端的攻击涉及多个阶段和技术措施,最终他完成了现在开源的可用的星链天线黑客工具。这种定制电御虚橘路板的攻击能够绕过系统启动时的签名验证安全检查,后者的功能是证明系统是否正确启动并且没有被篡改。“我们使用这种电路板来精确计算注入故障的时机。”Wouters说。

从2021年5月开始,Wouters就开始测试星链系统,他购买了一个星链天线,在大学大楼屋顶上测试其功能正常(268 Mbps的下载速度和49 Mbps的上传速度)。然后,他使用多种工具开始拆解天线,动用了“热风枪、撬动工具、异丙醇和极大的耐心”。最终,他成功从天线上取下大金属盖并接触其内部组件。

图片:LENNERT WOUTERS

在星链天线直径59厘米的盖子下面是一个大型PCB板,其中包含一个片上系统(上图),包括一个定制的四核ARM Cortex-A53处理器,其架构没有公开记录,因此更难破解。板上的其他组件包括射频设备、以太网供电系统和GPS接收器。通过拆解天线,Wouters能够了解它是如何启动和下载固件的。

设计modchip前,Wouters扫描了星链天线并完成了匹配现有星链PCB板的设计。modchip需要焊接到现有的星链PCB板并用几根导线将其连接起来。modchip本身由Raspberry Pi微控制器、闪存、电子开关和稳压器组成。在制作用户终端板时,星链工程师在其上印制了“人类在地球上制造”的字样。Wouters的modchip上则写着:“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故障。”

为了访问星链的软件,Wouters使用他的自定义系统通过电压故障注入攻击绕过安全保护。当星链天线打开时,它会启动一系列不同的引导加载程序。Wouters的攻击针对第一个引导加载程序(称为ROM引导加载程序)的运行故障,该引导加载程序被刻录到片上系统并且无法更新。然后,攻击会在以后的引导加载程序上部署定制固件,使Wouters能够控制整个系统。

“从更高层面来看,有两个明显可以攻击的对象:签名验证或哈希验证。”Wouters说。该故障攻击了签名验证过程。“通常我们总是会避免短路,”他说:“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故意这样做的。”

最初,Wouters试图在其引导周期结束时(即Linux操作系统已完全加载)使芯片出现故障,但最终发现在引导开始时更容易导致故障。Wouters认为这种方式更可靠。他说,为了让故障起作用,他必须停止用于平滑电源的去耦电容器的运行。攻击会禁用去耦电容器,运行故障以绕过安全保护,然后启用去耦电容器。

这个过程使研究人员能够在启动周期内运行星链固件的修改版本,从而能够访问其底层系统。Wouters说,作为对这项研究的回应,Starlink向他提供了对设备软件的研究人员级别的访问权限,但Wouters拒绝了,原因是不想在这方面钻研太深,主要精力放在制作modchip工具。(在测试期间,他将修改后的天线挂在研究实验室的窗户外面,并用一个塑料袋作为临时防水系统。)

Wouters指出,虽然星链还发布了固件更新使得攻击变得困难,但并非不可能。任何想以这种方式破解天线的人都必须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虽然这次攻击不像破坏卫星系统或卫星通信那样具有破坏性,但Wouters表示,此类攻击可以用来更多地了解星链网络的运作方式。

“我现在的重点工作是与后端服务器通信。”Wouters透露。尽管在Github上可以下载modchip的详细信息,但Wouters没有出售任何成品modchip的计划,他也没有向人们提供修改后的用户终端固件或在攻击时使用的故障的确切细节。

随着越来越多的卫星发射——亚马逊、OneWeb、波音、Telesat和SpaceX都在打造自己的“星链”——它们的安全性将受到更严格的审查。除了为家庭提供互联网连接外,这些系统还可以帮助船舶联网,并在关键基础设施中发挥作用。卫星互联网系统已经成为恶意黑客的目标。

“我认为评估这些系统的安全性很重要,因为它们是关键基础设施,”Wouters说道:“我认为总会有人尝试进行这种类型的攻击,因为用户端的天线很容易获得。”

参考链接:

史上最厉害的黑客是谁?

李纳斯·托沃兹(Linus Torvalds)

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电脑程序员、黑客。Linux内核的发明人及该计划的合作者。托瓦兹利用个人时间及器材创造出了这套当今全球最流行的操作系统内核之一。使自由软件从产业思帆乎想运动演变成为市场商业运动,从此改变了软件产业,乃至IT产业的面貌。

查德·斯托曼

个人简介:

圈内头衔:无 (毫不隐藏!)

主要成就:老牌黑客。1971年,斯托曼在街上找到一份MIT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工作。当时他是哈佛大学的一名本科生。后来,斯托曼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打破了软件是私有财产的概念。

第一次接触计算机:1969年在IBM 纽约科学中心,时值16岁。

自己独特的黑客工具:在上世纪 80年代, 斯托曼不拿MIT的薪水但继续在其中的一个办公室工作。在那里他创造了一个新的操作系统GNU--GNU是"GNU's Not Unix"的缩写。

鲜为人知的事实:曾获得麦克阿瑟基金24万美元天才奖。

五短身材,不修边幅,过肩长发,连鬓胡子,时髦的半袖沙滩上装,一副披头士的打扮。看起来象现代都市里的野人。 如果他将一件"麻布僧袍"穿在身上,又戴上一顶圆形宽边帽子,有如绘画作品中环绕圣像头上的光环。一眨眼的功夫,他又变成圣经中的耶稣基督的样子,散发着先知般的威严和力量。野人与基督,恰恰就是自由软件的精神领袖理查德·斯托尔曼的双重属性:他桐轿败既是当今专有(私有)局颤商业软件领域野蛮的颠覆者,又是无数程序员和用户心目中神圣的自由之神。

一个漏洞就能让数百万辆车被黑客操控,智能汽车的安全谁来保障?

文/Hanmeimei

在全民抗“疫”的这段特殊时期,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每天都在关注着和疫情有关的一切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奋战在抗“疫”前线的培埋除了那些“逆行者”,还有一支由无人驾驶技术所赋能的重要力量,就是那些承担配送、消毒等任务的无人送餐车、无人配送车、无人消毒车。

无人车在抗“疫情”前线大显身手,预示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无限。而就在2月24日,发改委、工信部等11部委联合印发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正式发布,明确指出“智能汽车已成为汽车强国战略选择”。作为汽车产业的新风口,智能汽车再次引发了关注热潮。

权威分析机构IHS Research预测,全球无人驾驶量产汽车将在2025年上市,销量将达到23万辆。而根据麦肯锡的预测,到2025年无人驾驶汽车将产生2000亿到1.9万亿美元的产值。面对一个万亿级规模的市场,配陆蚂大家都在摩拳擦掌,希望能抢占先机,但是要想在这片充满潜力的蓝海中徜徉,我们还必须跨过汽车信息安全这道门槛。

黑客入侵汽车,后果堪比911

技术的发展永远是把双刃剑,网络让汽车变得更加智慧、高效,也同时让我们的生活暴露在更多风险之下。美国前国家安全局局长、首任网络司令部司令基思·亚历山大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网络,一种是已经被攻破的网络,一种是还不知道自己被攻破的网络。”

美国非营利组织Consumer Watchdog在2019年发布了一份名为《杀戮开关KILL SWITCH》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几乎所有车辆都具备了联网功能,意味着它们更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当数百万辆汽车用着同一个悉桐应用,黑客攻击一个漏洞就能同时影响数百万辆汽车。

报告还给出了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推论,未来在高峰时间一旦黑客发起大规模攻击将导致911级别的灾难,造成三千人死亡,换句话说《速度与激情8》中遥控汽车跳楼的场面离我们并不遥远。

在现实生活中,黑客入侵汽车的事件也频频发生。2014年黑客利用宝马ConnectedDrive数字服务系统漏洞可远程打开车门,约220万辆车型受到影响;2015年黑客远程入侵一辆正在行驶的切诺基并做出减速、制动等操控,最终造成全球140万辆车被召回;2016年黑客通过日产聆风APP的漏洞轻易获取到了司机驾驶记录并将汽车电量耗尽,日产随即禁用该APP。

Upstream Security发布的《2020年汽车网络安全报告》显示,自2016年以来汽车网络安全事件数量增加了605%,仅在2019年就增加了一倍以上。在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之间,我们不能寄希望于黑客的良知,而是必须主动出击。

汽车安全漏洞不仅关乎汽车企业的品牌形象,也关系到用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更会给整个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带来挑战。这也是为什么在《战略》中明确指出了要“构建全面高效的智能汽车网络安全体系。”网络安全是所有0前面的1,有了它智能汽车产业才能蓬勃发展。

车企携手安全专家共筑“防火墙”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面对日益加剧的汽车网络安全风险,汽车制造商的安全意识明显提升,同时他们也意识到要构筑坚实的安全“防火墙”,仅靠自己的力量还不够,必须与安全领域的专业人士合作。

奔驰研究团队与360Sky-Go团队达成合作

特斯拉早在2013年就设立了“安全研究员名人堂”,鼓励白帽黑客们一起来“查漏补缺”;2016年通用汽车与著名的白帽黑客平台HackerOne合作推出了“漏洞悬赏计划”;2019年12月,奔驰宣布与国内网络安全领军企业360达成合作,双方携手修复了19个奔驰智能网联汽车有关的潜在漏洞,并向漏洞发现团队360Sky-Go颁发卓越奖。

在刚刚落幕的全球顶级网络安全盛会RSAC 2020上,通用与奔驰两家传统车企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这也是RSAC历史上首次有两家顶级车企现身,足以看出车企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

在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兼CEO玛丽·巴拉发表的题为《运输的未来取决于强大的网络安全》的演讲中,着重强调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企业必须确保每辆车都能安全可靠的运行,否则任何一家企业的一次事故,都将严重打击消费者对智能汽车的信心,甚至让整个行业发展滞后。”所以合作至关重要,玛丽也呼吁在整个行业范围内进行网络安全协作与解决方案共享。

而奔驰则与合作伙伴360共同进行了一场主题演讲,发布了此前针对奔驰车辆安全的研究成果,同时就智能汽车所带来的安全风险与隐患进行探讨。奔驰研发中心产品安全负责人盖·哈帕克指出,通过他们的研究剖析发现,如今黑客对攻击技术手段的钻研程度越发深入,智能网联汽车越来越多的引入新的软硬件模块做支撑,而这些模块的集成应用暴露出潜在的攻击面,引入了新的安全风险。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要应对这些新风险,就需要更全面的信息安全专业知识和解决方案,360 Sky-Go安全研究员陈元恺在会上提出的解决方案,就是360汽车安全大脑。

汽车安全大脑由车载端和云端构成端到端防御体系,通过部署在车端的软硬件安全产品,将安全相关的数据收集到云端平台,感知汽车网络安全风险。云端通过安全大脑提供的分析引擎、知识库和专业的分析人员,对车端的数据进行自动化分析、溯源,发现并处理攻击事件,从而消除攻击带来的影响,免疫同类攻击再次发生。

对360来说,合作的车企越多,获得的案例和数据就越丰富,汽车安全大脑也就能够被训练得更加智能高效。截至目前,360已与国内70%的主流汽车厂商合作,有超过30万辆路面上行驶的汽车接入了360汽车安全大脑,获得实时防护。

迈过安全这道门槛,智能汽车才能真正起飞

5G的商用推进给全球智能化产业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尤其是对于智能汽车行业来说更是如此,汽车企业、零部件巨头和科技公司们都在摩拳擦掌积极布局,希望搭上这趟快车道,抢占万亿级市场的先机。

而在智能汽车行业真正腾飞之前,必须系上这根“安全带”,因为安全永远应该跑在速度前面。从RSAC 2020上释放的信息来看,如今车企与互联网安全企业的合作已经成为主流趋势,有360这样专业的安全企业保驾护航,风口上的智能汽车行业才能飞得更高、更远也更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