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自动化技术(SCADA)综述?
下面是中达咨询给大家带来关于给水排水自动化技术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计算机自动化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技术又称计算机四遥(遥测、遥控、遥信、遥调)技术,在给排水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已形成了造福社会的产业规模。如何指导该技术的发展,培育好给排水自动化的市场,进而促进自动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为此,本文对该技术加以综述,以起抛砖引玉之目的。
1、SCADA系统的技术分析
SCADA技术建立在3CS(Computer、Communication、Control、Sensor)基础上。以上四种技术近来发展很快,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同时很多旧技术和产品也无情地遭受被淘汰的命运。如何采用新观念、新技术、新产品构建适用于给水排水的管理功能强大、可靠性强、有良好的现场安装界面、易于操作和维护与价格低廉的SCADA系统,是给排水行业客户的需要也是SCADA系统集成商的责任,以下就3CS技术分述如下:
计算机(Computer)技术
近些年来,计算机PC技术以每一年多更新一代的速度飞速发展。强大的硬件平台(主频300M以上,CPU内置MMX技术、内存128M及以上、10G以上的硬盘和高速CDROM及DVDROM驱动器等)支持着不断更新的视窗操作系统Windows软件和网络技术。功能强大的PC系统平台,既摆脱了DOS操作的烦恼,解除了键盘操作PC的尴尬,使PC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更为构建高功能的SCADA系统创造了条件。众所周知在SCADA系统中PC机主要用做Master或称调度中心。近来国内外许多厂家都推出了基于Windows的for SCADA的组态软件。这些软件平台上可以完成与给排水调度相关的数据采集(提供了与多种PLC或其它智能设备通讯驱动程序Driver、动态数据交换DDE功能及OLE技术等等)、数据处理、数据显示和数据记录等工作,具有良好的图形化人机界面,MMI具备趋势分析和控制功能。为给排水优化调度、节能降耗提供了尽善尽美的手段。PC机的网络功能为多级调度SCADA系统的建设和参与水厂管理提供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功能。在SCADA系统中不断更新PC软硬件平台,所需费用占SCADA系统建设费的比例不太大,但对提高SCADA的功能与可靠性影响较大,加强调度中心建设的投资是合算的。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还没有国产专为给排水自动化的for SCADA组态软件问世,而通用组态软件的购置价格较贵。组织生产规范化标准化、价格适中、功能适用于给排水的SCADA组态
软件有着广泛的前景,也是建设中国给排水自动化系统China SCADA的重要环节。
2、通讯(Communication)技术
通讯技术与设备的选择是构建SCADA系统最丰富多彩的部分,SCADA系统设计是否合理,通讯技术的选择十分重要。由于各种通讯技术之间融汇贯通,试图按分类去加以说明是十分困难而又会漏洞百出的。这里,为叙述方便,只能牵强地加以分类。
1、网络技术LAN WAN与INTranet
我们权且把网络技术作为SCADA通讯的一部分。基于TCP/IP的计算机网络互连与扩展技术,如网关、路由器、网桥、中继器、远程访问服务;基于存储器的动态数据交换技术;基于开放数据库的访问技术等构成控制网络与信息。事实上这部分应是SCADA系统以上管理层部分,这里不多加叙述。
2、串行互连总线
RS232、RS485以及USB(Universal Serial BUS),前两种是大家熟知的,而USB是近期推出的高效率、即插即用、热切换的接口。
1.2.3、测控总线标准如Bitbus,Profibus,PROWAYC,PHOEBUS,HART,CAN,Dupline,L2,Modbus,SDS,ControlNET,FIP,SERCOS,FF,Lonworks等。以上多种测控总线标准正不断地渗透到SCA DA系统之中,特别是现场、仪表与智能终端之间的通讯应用十分广泛。
1.2.4、无线通讯
如微波、扩频通讯、卫星通讯、铱星通讯、超短波通讯、短波通讯、GSM、CDMA、双向无线寻呼等。以上无线通讯有些是公共数据网的应用,一般情况下应用最多的是超短波200MHz的通讯。特别应指出的是,正在发展的双向无线寻呼为构成给排水SCADA中的测压终端,水源井群和城市排水网SCADA系统的通信将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既可靠又廉价的通讯手段。
1.2.5、有线通讯
(1)公共数据网PSDN ISDN和BISDN,特别是BISDN综合宽带数据网与光纤入户工程的增值业务,将极大地方便城镇给排水SCADA系统中通讯功能的建设,例如,测压点、水源井、污水监控站等。
(2)自建有线网,一般采用双绞线作介质。各PLC厂商和通讯厂商都分别制定了封闭和开放的有线通讯系统协议,并有相应的产品供应,如以色列RAD公司的6DC型MODEM、GE fanuc的G enius BUS以及西门子的L2等,都为SCADA系统提供了良好的通信手段。在净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内的SCADA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2.6、载波通讯技术
电力载波技术争论许多年,近日有文章报道西门子公司有相应的载波通讯设备出售,相信该技术会有较好前景。在净水厂、污水处理厂内的SCADA中加以应用,不用布线即可构成系统。
1.2.7、光纤通讯
光纤通信以其高带宽,高抗干扰性在信息通讯中得到广泛应用。在SCADA系统中也已具备了应用条件。德国赫斯曼公司HIRSCHMANN生产的OZD485,用于光电485协议转换,可适用于:Partyline,SINEC、L1、L2,Unitelway,GEbus,Modbus,BitBus,PROFIBUS,PNET,CAN等多种协议。其多模设备,售价只几百马克。可见,光纤通信在SCADA中的应用已达到实用水平。
如何构建良好的SCADA系统,通讯技术的选择举足轻重。现在各种通信技术发展很快,公共通信技术在市场的发展中逐步建立了可靠而廉价的平台。SCADA系统集成商要紧跟先进技术,才能提出最好的通讯方案。
1.3、控制(Control)技术
本文所指控制设备为SCADA系统的Slave,或称下位机,远方终端RTU和现场测控智能装置,也可以是专用的RTU、智能仪表和智能控制器以及PLC系统等统称下位控制单元。控制设备,
在每一个SCADA系统中都会有若干台,对SCADA系统的可靠性和价格影响最大。近十多年来给排水SCA DA系统建设形成了不少模式,如PC PLC模式,PC单片机模式,全部进口的PC RTU模式等。
1.3.1、PC PLC模式
这里只谈控制部分,即PLC.各厂家和各种型号的PLC都是一个系列化产品的系统平台,既有自己封闭的网络又有开放接口。仅控制功能而言,PLC是严谨、方便、易安装、易编程,可靠性高的技术产品。它提供高质量的硬件、高水平的系统软件平台和易学易懂的应用软件平台(用户平台),应用于顺序逻辑控制和许多复杂计算方面是尽善尽美的。而且规模越大在经济上越合算。在给排水SCADA系统中,如自来水净水过程控制,污水处理过程控制,自来水二级泵站多泵系统控制和远程调水中多泵阀的控制等方面具有无可争议的优势。PLC的缺点在给排水SCADA中也暴露无遗,这表现在模拟量数据采集的高价位,人机界面高价位和中小型PLC数据无法实现历史事件追忆(SOE)功能等方面,在给排水SCADA系统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在SCADA调度系统中,无法忍受做一个测压点终端只监测一个模拟量而采用PLC的资源浪费,应当因地制宜地采用PC PLC构建SCADA系统
1.3.2、PC单片机模式
这里只讲与控制有关的单片机(下位机)。十多年来单片机构成给排水SCADA系统下位机是主流。由Z80单板机经8031、8098过渡到目前主流为80C196的单片机。各种科研单位及公司研制的单片机构成SCADA系统的RTU,始终没有改变目标设计的模式。在这种方式下单片机RTU的软件采用互相保密(甚至同一单位内部也互相保密)的封闭式做法。这种封闭既造成了难以维护的缺点又破坏了单片机的资源,还造成了单片机RTU不廉价的怪现象。据悉,迄今为止每一个单片机装置的售价都在数千元之巨,而一片单片机CPU才几十元人民币。当然较之PLC与进口RTU相比,单片机还是价位最低的。单片机RTU只适于做测压点终端、简单的水源井控制和简单环境的数据采集。还应当指出的是,目前国内各厂家用单片机做的RTU,只支持有线RS232、RS485和无线200MHz通讯,很少有人考虑其它高效率通信协议的接口应用问题。迄今为止,还没有适用于给排水SCADA的按系统平台设计的商品化的单片机RTU产品。十多年来,单片机RTU的广泛应用给SCADA用户培养了一大批应用与维修人员。这些人员是给排水SCADA发展的宝贵资源,是给排水自动化产业大军的一部分。
1.3.3、PC进口RTU模式
据悉一个进口RTU完成一个测压点的数据监测,有的要6万元人民币之巨,这是一个怪现象,不多加评述。
1.3.4、混合模式
采用PLC和单片机RTU构成混合SCADA下位机,是目前大多数系统的做法。
现场测控智能执行机构
现场测控智能机构在SCADA系统中有许多种类。在给排水SCADA中使用最多的是变频调速装置,该装置对完善给排水工艺,加强工艺可控性及节能降耗等方面都有着很好的作用。现场测控智能还包括压力调节器等等,应归类在传感装置中,现场测控智能装置一般在SC ADA系统的Slave控制之下。有些直接与上位PC机通讯构成系统。
控制技术作为SCADA系统的重点工作,迄今为止没有一个规范的做法,更没有标准化的产品。在具体构建SCADA系统时它主要由承建者和设计者的水平、好恶与利益决定。另外,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也是造成没有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因之一。做好SCADA系统下位机平台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是建设高质量低价位SCADA系统的关键
1.4、传感(Sensor)技术
在给排水SCADA系统的生产现场层,安装着许多传感器与执行机构,完成SCADA系统的生产现场数据采集与调控命令的执行。
传感器可分为智能型和非智能型两类。非智能型完成电量的标准化信号转换和非电量的理化数据向标准化电量信号转换。智能型传感器除完成上述非智能型传感器的工作之外,还具有上、下限报警设置,数据显示,简单数字逻辑控制,PID调节等功能。最新的智能传感器大都具有某种现场总线功能,可以与SCADA的上位PC或下位控制单元通讯,构成SCADA系统。在给排水SCADA中常用的传感器主要有:水位、压力、流量、温度、湿度、浊度、余氯、BOD、COD、电压、电流、功率、电度、cosφ、流动电流仪以及接近开关、限位开关、水位开关、继电器等。前几年,国产传感器普遍没有过关,给排水SCADA的传感器还是国外传感器厂商的天下。
近来给排水传感器市场推出了大量的国产高质量的产品。可以说,传感器是SCADA国产化最高也是最成功的环节。
给排水自动化SCADA的市场概述
给排水自动化市场由供需双方构成。供方主要由从事SCADA系统集成及相关的厂商构成,需方为各自来水公司、污水处理厂及与给排水相关的大型厂、矿和政府机构等。
需方市场构成
我国现有城市600多个,每个城市都具有一个给排水自动化市场,还有数百座发电站和大型联合企业及广大乡镇,都构成广大的给排水自动化市场。需方是市场原动力,需方购买给排水SCADA系统的动力大致如下:
2.1.1、法律原因
(1)给水(自来水):有“水法”制约,必须达标。SCADA系统是实现水质达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2)排水: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污水必须达标排放,而SCADA系统是实现达标排放的重要手段之一
2.1.2、经济原因
一个系统设计完整,设备选型慎重、科学,系统集成良好,质量可靠的SCADA系统,可为排水SCADA的需方在减员、节能、降耗、加强管理等方面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2.1.3、公司形象
很多用户考虑公司形象建立SCADA系统。
2.1.4、投资方要求
现在很多净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及大型厂矿为外商投资,在原设计中已有SCADA系统,受投资方要求建SCADA系统
2.2、供方市场构成面对广大的需方市场和复杂的需方购买原因,势必造成复杂的供方市场。供方是市场竞争的动因和参与人。供方市场权且按设备供应商构成的一级市场与系统集成商构成的二级市场分类
2.2.1、SCADA设备供应的一级市场
一级市场包括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硬件供应商;计算机及控制器软件设备供应商;通讯设备供应商;控制设备供应商(PLC等);传感器及执行机构供应商;线缆与机箱机柜供应商;电子器件供应商;电源供应商等。
2.2.2、系统集成商(自动化工程承包商)构成的二级市场
(1)国外SCADA系统的专业代理集成;
(2)从事系统互连的系统集成;
(3)科研单位自己开发软硬件装置的工程承包商;
(4)需方用户自己承包的SCADA系统集成;
(5)转包商。
系统集成商中有许多有实力的,不断发展的公司,也有许多是鱼目混珠的单位,这些集成商承建的自动化系统差异十分巨大,这里不加以评述。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灰帽黑客适合9岁小孩吗?
不适合。《灰帽黑客:正义黑客的道德规范、渗透测试、攻击方法和漏洞分析技术(第3版)》在上一版的基础上做了全面更新,新增了9章内容。本书内容丰富,讲解透彻,浓墨重彩地描述最新漏洞、修复方法以及合法的公开途径,详细介绍恶意软件分析、渗透测试、SCADA、VoIP和Web安全等主题。由于灰帽黑客里面有很多程序web等,9岁小孩理解不了,因此不适合读。安全技术经典译丛(共23册),这套丛书还有《SQL注入攻击与防御(第2版)》,《CISSP权威指南(第8版)(安全技术经典译丛)》,《Linux服务器安全攻防》,《网络安全防御实战——蓝军武器库》,《信息安全原理与实践(第2版)》等。
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是什么智能制造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智能化(intelligentization)已经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科技主轴。而智能制造主要的核心技术便是物联网技术与虚实整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再结合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等技术,将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智能化,借此达到定制化的业务目标,以适应外部市场少量多样的需求。
过去的制造概念是追求生产自动化,并以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标准作业流程大量生产公版化的产品。而智能制造概念则不然,为因应消费族群的购物观念变动,可快速地定制化生产的制造方式逐渐受到拥戴,这是工业4.0当中相当重要的核心概念。未来的智能工厂将并不单指工业技术的提升,而是整合了技术、销售以及产品体验等,使得制造、贩售、物流、售后服务等商业概念连为一体,最终建构出一个具有感知意识的智能世界,而「需求定制化」将是智能制造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
快速、定制化的生产方式是工业4.0的核心概念
除了需求定制化外,结合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制造甚至可以通过巨量数据来分析出市场的走向、天气预测、原物料的数量与库存、运输的进程及瑕疵改善等,借此精准拿捏生产量或调度现有资源、减少多余成本与浪费,以此达到生产最佳化。 [1]
工业4.0的来临,使得世界各国纷纷祭出政策。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早在2008年便提出「高价值制造战略」,鼓励英国本土企业制造更多世界级的高附加价值产品。 2013年更提出「英国工业2050年战略」,为英国在2050年以前的制造业打造一份方针,其中的核心概念便以高度定制化、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为主。
同样曾是工业大国的美国也不落人后,2011年联邦政府开始启动「先进制造伙伴联盟」(AMP,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政策,同样也是因应旧有制造业概念的不适用所提出的计划,更于2014年提出AMP 2.0,强调具体实施对策。其中先进制造的核心重点在于,希望藉由智能制造带来的新商业模式,使得设立于国外的厂商可以开始回流。同样的概念也在法国绽开,就在德国正式发表工业4.0报告后,法国政府也发表了「工业新法国」的计划,主要目的与美国相似。
除了上述老牌工业强国外,日本也提出了诸如「产业重振计划」、「日本工业4.1J」、「社会5.0」等政策。而中国身为21世纪的制造大国,在2015年则提出了为期十年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金砖四国之一的印度同样跟上工业4.0的潮流,祭出「印度制造计划」以重整印度的经商环境以及制造产业的问题。 [2]
智能制造伴随而来的安全问题
然而在研拟与建构的过程中,随着系统结构的复杂度提升,网络信息安全风险也伴随而来。在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后的场域,将会扩增出大量的资料流空间,而智能制造的主要实行方式,便是以物联网作为架构基础,将之应用于制造产业,形成「工业物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体系。经布建后,网络信息安全漏洞的分布率自然会开始上升,潜在威胁便更容易通过缺口影响到工业物联网系统,使得整套系统即便仅有一小部分受到损毁,也会影响整体系统的运作;若遭受到黑客入侵,甚至可以瘫痪整套生产系统,造成庞大的金额损失及商誉的损害。
目前与智能制造相关的国际标准规范有国际自动化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utomation,ISA)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颁布的ISA/IEC 62443系列标准,针对工业化自动控制系统(Industrial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IACS)的政策与流程面、系统安全面、元件开发面制定相关规范与指南。美国国家标准暨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也颁布了NIST.SP.800-82,为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等工业控制系统揭橥了相关的安全指南,除了这项指导手册外,还有诸如NIST.IR.8200、NIST.IR.8228等规范都已发布。而欧盟网络信息安全局(European Union Agency for Cybersecurity,ENISA)也针对物联网与网络安全出版许多相关指导建议以及标准。
工业物联网面临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与挑战
工业物联网主要专注于M2M(Machine to Machine)、CPS、大数据以及机器学习等技术,也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与OT(Operational Technology)两大技术领域整合的开端。然而IT与OT本身各自早已具有数百种不同的协定与标准,加上物联网本身的复杂特性,将会造成网络安全的责任分配问题。且由于使用生命周期中涉及大量利益相关者,诸如元件供应商可能就有数十间不等,元件分别适用不同的规范或标准,设备又可能因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而适用不同的法律约束,导致工业物联网产生在标准规范上难以统一,造成「技术碎片化」之问题,而这些标准该如何进行整合或协作,将会是首要面临的挑战。 [4]
再者,工业物联网是一项新颖技术,目前仍然在研发及测试阶段,针对过去已在OT场域工作数十年的技术人员该如何建立足够的工业物联网相关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挹注合适的人员培训将会是另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
伴随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的问题,同样也涉及到公司制度层面。目前仍有许多企业对于信息安全的议题不够重视,未来智能制造建构后伴随而来的风险将有别以往,然而企业的高阶管理层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的认识不足,会是未来对工业物联网的一大挑战。因为进行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工作较难以察觉甚至量化其效益值,且还需投入相当成本,故管理层容易忽视信息安全这项要素,并不将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与具业务价值的建设并列。这样的弊端并不是因工业4.0的发展而出现的,而是一个陈旧问题。
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认识不足会是未来工业物联网的一大挑战
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认识不足会是未来工业物联网的一大挑战
以上问题属建构阶段所面临的困难,建构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针对这些问题做出适当的措施,将可能使系统未来承受巨大的网络信息安全风险。而建置成熟的工业物联网即便事先排除了上述困难,也不代表风险就此消失。在大量且丰富的资料流不断相互传输运作之下,一旦发生资料外泄,抑或资料遭到恶意窜改,便会对工业物联网系统造成不良的连锁反应。且智能制造将会使虚拟与实体两个世界做出更紧密的连结,如物联网系统发生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对于实体世界的破坏也会相当显著。
由于智能制造的环境会变得更为复杂多端,加上物联网系统本身的互联性,使得攻击面也将扩大许多,除了一些非人为的风险外,还须特别注意人为造成的威胁,其中黑客入侵便是一种典型的状况。不安全的连接端口、久未更新的元件、不完整的更新机制等,都会是黑客可能下手的缺口。尤其传统的工业场域对于更新的接受度相当低落,因为一次更新所引起的停摆将会造成企业亏损,是故对于工业物联网来说,安全的更新会是一项重要的议题。
此外,网络通讯管道如果疏忽了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诸如分布式阻断服务攻击(Distributed Denial-of-Service attack,DDoS)、讯息窜改、窃听、植入恶意程式等网络攻击也会是黑客很可能使用的手法,这些攻击都会造成资产的严重破坏或是资料外泄。
场域在转型的过程当中,一些老旧的设备、传统的工业系统也会是一项需要关注的网络信息安全漏洞,在旧有系统的基础上构建新系统后,可能导致过时的保护措施仍然被使用,以及旧有系统中出现多年未被发现的未知漏洞,这可能使攻击者找到一种新的方式来危害系统。 [5]
最后,应用程序在开发和设计上如果没挹注安全开发的观念,软件上的漏洞也将是黑客入侵系统的大门。而硬件设备在设计中若没有将网络信息安全元素纳入,也会是攻击者入侵的缺口。从以上种种示例可以得知,工业物联网可能遭受的攻击面十分广泛,且无论在工业物联网的哪一端进行破坏皆可能瘫痪整体系统,最后造成的损害甚至伤亡将难以估计。 [6]
工业物联网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针对智能制造未来将会面临的种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仲至信息具有深度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解决能力,具备工业控制系统、连网设备及物联网渗透测试与网络信息安全研究能力的团队。已赢得许多国际奖项,包括2020 Cybersecurity Excellence Awards(网络安全卓越奖)中的6项金奖与1项银奖、亚洲最佳网络信息安全公司金奖等,开发的网络信息安全产品也获多国专利及国际认可。
仲至信息科技取得7个网络信息安全检测项目的ISO 17025认可实验室、亚洲第一个美国CTIA授权的网络信息安全实验室,也是Amazon Alexa授权的网络信息安全检测实验室;目前已发现超过40个全球首发的安全漏洞(CVE),且具备物联网设备、智慧电网、车联网、嵌入式系统、行动App、ICS和SCADA设备的网络信息安全检测技术。
对于工业物联网硬件设备可能会出现的网络信息安全漏洞,仲至信息科技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包括:
工控产品或系统的软、硬件网络信息安全检测服务,同时提供软件安全开发咨询服务,协助厂商具备软件安全开发能量,满足业界与客户对于软硬件之网络信息安全要求,诸如网通产品、移动装置、安控、智能家电、智能汽车及物联网等连网产品皆适用。
自主研发的产品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漏洞检测自动化工具,则是提供连网产品于设计、开发、测试及部署阶段的合规自动化安全评估工具,符合IEC 62443、OWASP TOP 10 与CWE/SANS TOP 25 等安全要求,并适用于PLC、ICS、SCADA等智能制造相关之工控元件。
寻求IEC 62443、ISO 27001等顾问咨询服务一站式的网络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及合规相关服务,协助厂商快速取得国际标准之证书,以增加客户的信赖度及企业商誉。另提供专业的网络信息安全培训,帮助技术人员建立与工业物联网相关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以因应未来智能制造的建置以及工业4.0时代的来临。
2020年将会是物联网技术全面布建的阶段。随着科技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便利。也因科技所带来的效益,过去数十年间各企业戮力追赶地将资讯技术深入全球各大领域,却忽略长期稳定运作所须达成的安全要求,一次次重大网络信息安全事故的爆发已经证明,仅靠安装防护软件无法保证组织的安全以及生产系统的营运安全。
未来智能制造的建置架构将比现在大多数的生产架构都要来得更为错综复杂,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昧地追求创新科技所带来的营利和效果,却忽略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那么网络信息安全威胁终会重蹈覆辙,成为一颗不定时炸弹,一但触发,损害势必更胜以往,智能制造所带来的裨益也将化为乌有。
若在危害发生以前便做好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措施及方案,且人员具备足够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软硬件设备皆在开发时便将资安要素纳入考量,那么智能制造将会是一纸美好的蓝图,也会是值得你我共同努力的未来。
参考资料
[1] .
[2] .
[3] .
[4] ENISA,“Industry 4.0 - Cybersecurity Challenges and Recommendations”,2019.05。
[5] ENISA,“Good Practices for Security of Internets of Things”,2018.11。
[6] The IoT Attack Surface: Threats and Security Solutions.
西安热工院主要做什么的?待遇怎么样?出差时间很长吗?(我今年6月毕业,研究生专业)
我是电厂的,我对热工院的情况最熟悉不过了,A岗的待遇那不用说,在当地绝对是翘楚,B岗的收入让我这个外人都觉得有点良心上过不去。现在的热工院不比当初,基本都是在吃老一辈的技术老本,现在基本快沦为与检修公司争食的尴尬境地了。
0条大神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