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的网络攻防实验室在哪_360的网络攻防实验室

hacker|
159

360杀毒公司剽窃个人wifi密码,推广自己公司研发的随身WIFI免流量产品,使用360杀毒软件会出现WIFI隐患,

第一点:360随身wifi用于已经连接网络的pc或笔记本,作为热点发射wifi信号,所以它本质上只是一个无线网卡,发射信号的范围非常有限,在空旷无障碍物的地方能超过20米信号不衰减就算强大了,何况360总公司在北京,分公司也就几个,散部在全国范围内,360利用随身wifi蹭网从技术上说根本不实际。

第二点:你说的公共wifi网络,是类似于咖啡厅、麦当劳之类提供的免费wifi,而不是你的个人wifi,只要有人连接过该网络,并在手机中设置分享热点,则ssid和密码都会上传至服务器,理论上来说如果360想访问,根本不是问题,此外再说到热点有效范围的问题,360根本不可能用到那些有效范围只有几十米的wifi。

第三点:wifi密码一般要求不小于8位,太过简单的密码容易被破解,所以会要求你修改安全性高的复杂密码。

第四点: 你说“360公司剽窃个人WIFI密码”——“360免费享用wifi网络”,这个推断有点太天真了,一家公司如果沦落到需要蹭网的地步,实在是难以想象。你看360最近挑了搜狗腾讯金山小米,怎么说底气还是很足的,换个说法,如果你年薪轻松百万,你会稀罕在下班回家的途中掉在地上的一毛硬币么?

第五点:360确实“名声”在外,我也不用360,每次去实验室都先退出360卫士和杀毒软件。

但我仅仅是因为360小白式的操作会把所有本该由你决定的事情全部包揽,以至于最后你发现“一键修复”之后很多不想改的东西也被改了,可你要想到360的用户定位本来就是不了解操作系统和不愿意折腾的小白用户,所以操作提示之类索性都被精简到一键修复一个小小的按钮。

但是大家发现问题之后却恰恰因为360极度精简的操作指责360“擅自篡改”,其实很大原因还是在于用户本身,你想偷懒你就得付出代价。

你问的这个问题我说不客气一点,没有任何根据,完全不符合情理,你这就是把360所有干事的都当成智障才会有的想法。

网上新闻参差不齐,腾讯金山小米搜狗也不都是好东西,360如果不是自取灭亡,一下子挑战这么多公司肯定是有利于自己的理由的, 所以你也不该轻易听信网上的言论, 我可以说绝大多数网民都是人云亦云,听风就是雨,连一开始自己也模棱两可的事,搞到最后都确信不疑了。

多说一句——”脑|残粉“ 的本质就是这样。

你应该多听各方言论,然后自己甄别,而不是“听说”360窃取信息,360“篡改“用户数据,到最后只要看见360新闻就开始冷嘲热讽,大肆挖苦,做的每一件事都认为它别有用心。

哪些互联网应用正在泄漏你的隐私?

【《财经》综合报道】360浏览器侵犯用户隐私话题再次引人关注。据《上海青年报》11月23日报道,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主办的“隐私保护”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会上一份由中科院保密技术攻防重点实验室研究撰写的《个人隐私泄露风险的技术研究报告》报告揭示:一直以安全为名的360浏览器在架构设计、运作原理方面竟然存在着三大隐私安全问题,将会给用户安全带来严重危害。

“这将会给用户安全带来严重危害”,《上海青年报》援引一位与会专家观点称。

此前,工信部曾公开宣布将对360安全问题展开调查,但目前尚没有权威机构出台令人信服的调查结果。中科院作为信息研究的专业机构,此次所出具的该项报告,或将成为推动该问题解决的重要依据。

《上海青年报》还从会上获悉,中科院针对当前互联网常用产品及服务的隐私保护问题进行了整体研究,涉及浏览器、即时通讯、电子商务、社区网站等多个类别。从记者辗转获得的报告原文来看,在浏览器隐私保护情况的研究章节里,中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人员对360安全浏览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并归纳列举出360安全浏览器存在的三大安全问题,其中包括: 收集用户所打开过的浏览页面地址、收集用户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的信息以及预留后台端口,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利用云端指令,在后台执行《安装许可协议》规定内容之外的功能等。

调查中,研究人员通过专业技术手段对整个软件运行过程及环境进行了综合测试,证实了360确实存在安全问题,并在实验室进行了多次复现。研究人员在报告中举例称,当用户在360安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一个完整的网址时,360浏览器会向360公司的特定服务器依次发送用户的每一次输入数据直至输入完成,发送的信息包含了能够确定用户唯一性的ID,这可能会导致特定用户的地址栏输入以及浏览记录容易被跟踪和泄漏。另有分析显示,“这些组件或以欺骗的方式被下载到电脑以实现360安全浏览器的某些未明示的功能,也可能造成用户的电脑被恶意侵入”。

实际上,在过去数月,360安全软件一直深陷安全及隐私泄漏漩涡,饱受来自网民、媒体、意见领袖和主管部门的质疑。知名打假人士方舟子也就安全问题对360软件发出连番质疑,指称360私自窃取用户隐私、伪装系统补丁、捆绑安装软件以及360通过“云控制”远程操控用户电脑等。尽管360方面并未正面回应这些问题和质疑,仅仅将其归为“竞争对手迫害”,但层出不穷的真实案例,仍然引发大量用户关注并卸载360,一些世界500强企业也内部通知禁用360全系产品。根据CNZZ最新发布的数据,自方舟子开始打假360以来, 360浏览器的市场份额下降了1.6%,保守估计流失用户1000万。

面对沸沸扬扬的“360隐私泄露门”, 10月25日,工信部新闻发言人、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表示,工信部已经介入调查方舟子指控的奇虎360浏览器窃取用户隐私一事,“如果查实确有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予以严肃处理”。360方面随即宣布将主动将产品送至国家质检总局和工信部检验。

对于360的主动“送检”, 互联网威慑防御(IDF)实验室创始人、安全专家万涛认为作用不大。万涛指出,360使用的是云端控制技术,单检测桌面软件很难检测到问题,对整个过程与环境进行检测评估才能更好地说明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石文昌曾表示,如果安全软件不遵守软件安全机制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 最小特权原则(POLP,principle of least privilege),而是利用特殊权限,进行非功能实现所必须的操作,其对系统权限的滥用将影响到用户系统的信息安全。

相关与会专家表示,“根据此次中科院的研究报告,和之前社会各界对360软件安全性的质疑,360公司以安全为名、行盗取泄漏用户隐私之实的一系列行为,已经严重违反了工信部2011年第20号令颁布并于2012年3月15日实施的《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秩序若干规定》中的相应条款”。

该《个人隐私泄露风险的技术研究报告》标明“V1.0”,发布者为“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保密技术攻防重点实验室”,发布时间是2012年11月。

以下为《个人隐私泄露风险的技术研究报告V1.0》的部分内容:

前言

随着国内外个人隐私泄露事件的频繁发生和对个人隐私保护的重视,人们越来越关注日常工作生活中计算机软件、移动终端以及高技术带来的个人隐私问题。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保密技术攻防重点实验室对当前常用软件和终端产品的用户隐私保护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一些有关隐私保护存在的风险。本文主要从常用软件、网络服务、移动终端以及声光电磁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实验室的研究结果和发现。文中内容注重实例研究和数据再现,希望引起有关部门对个人隐私相关问题的关注。

本文得到了北京大学互联网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帮助。

1 终端常用软件与用户隐私保护

1.1网络浏览器

许多网络浏览器为了增强用户体验、提供个性化服务、发展定向广告业务等目的,通常会在后台收集用户的网页浏览记录等个人信息上传到服务器。然而许多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行为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或者所收集的信息超出了软件《安装许可协议》中进行了明确规定的范围。

实验室以360安全浏览器当前最新版本5.0为例,对浏览器的用户隐私泄露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网络浏览器中的隐私泄露威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预留后门,植入代码:一些浏览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后台执行《安装许可协议》规定内容之外的功能,360安全浏览器在运行过程中约每5分钟与服务端进行一次通信,并下载一个文件,如下图所示,下载的文件为se.360.cn/cloud/cset18.ini,但是从数据流可以看出该文件实际上是一个PE文件,文件头中标识的产品名称为DataDll。

将该文件从数据流中提取出来得到一个dll文件,查看该文件的属性,得到其文件说明为“360安全浏览器 安全网银”。

从该文件中提取到一段Base64编码的文本信息:

W3N0XQ0KY291bnQ9Mg0KW3N0MV0NCmlkPTENCnVybD1odHRwOi8vd3d3LmJhaWR1LmNvbS9zZWFyY2gvcmVzc2FmZS5odG1sKg0KW3N0Ml0NCmlkPTINCnVybD1odHRwOi8vdmVyaWZ5LmJhaWR1LmNvbS92Y29kZT8qDQpbdHJheW1zZ10NCnN0YXRpY3NpZD0zMQ0KY291bnQgPSAxDQp1cmwxPWh0dHA6Ly93d3cuYmFpZHUuY29tL3NlYXJjaC9yZXNzYWZlLmh0bWwqDQpbbWFpbl0NCmhrcmVzMj0xDQpjYmM9MQ0KW2NiY10NCnVybGNvdW50PTENCnVybDE9aHR0cDovL3d3dy5iYWlkdS5jb20vc2VhcmNoL3Jlc3NhZmUuaHRtbCoNCmNiY2NvdW50PTINCmMxPUJBSURVSUQNCmMyPUJEVVNT

经过解码后的内容为:

[st]

count=2

[st1]

id=1

url=*

[st2]

id=2

url=?*

[traymsg]

staticsid=31

count = 1

url1=*

[main]

hkres2=1

cbc=1

[cbc]

urlcount=1

url1=*

cbccount=2

c1=BAIDUID

c2=BDUSS

由此可推测该DLL文件的功能与网银无任何关系,而是跟搜索引擎百度相关可能是为了躲避Referer字段的检查。这种行为虽然不涉及用户隐私,但是具有欺骗性。

此外,360安全浏览器还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定期从服务端下载和执行一个名为“ExtSmartWiz.dll”的动态链接库。如果该动态链接库被植入恶意功能或者不法分子利用域名劫持等方法对浏览器下载的“ExtSmartWiz.dll”文件进行恶意篡改,将会给用户安全带来严重危害。

2)收集用户浏览记录:很多浏览器会将用户所打开的页面地址上传到服务器,以分析用户的个人爱好或者统计网站的受欢迎度,从而在浏览器首页更好地为用户推荐个性化内容。这种行为也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数据。下图为当用户使用360安全浏览器5.0访问网页的时候,每打开一个网页之后都会向360的特定服务器发送一个POST请求,内容包含加密过的url信息。

3)收集浏览器地址栏输入信息:当用户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的时候,很多浏览器为了帮助用户自动补全网址,会把用户所输入的内容上传到服务器来。下图为当用户在360安全浏览器5.0的地址栏中输入“10.105.240.57”时,浏览器会将该地址发送到sug.so.360.cn,并且发送时附带的Cookie中会带有具有用户唯一性标志的guid值,这可能会导致特定用户的地址栏输入以及浏览记录被跟踪和泄漏。

下图所示为当用户在360安全浏览器5.0的地址栏中输入“weibo.com”的过程中,每输入一个字符,浏览器就会向sug.so.360.cn发送当前浏览器地址栏中的内容(即“w”、“we”、“wei”、“weib”、“weibo”、“weibo.”、“weibo.c”、“weibo.co”、“weibo.com”)。

用360防火墙如何查看谁远程控制我的电脑了

360是不支持查看的。

可以用系统功能查看,方法如下:

开始--运行--在对话框中输入cmd--输入NET USER查看用户里面一般有guest\SUPPORT_388945a0\HELPASSISTENT\aspnet\Administrator以及你自己的账户都是正常的,多余的一般都是远程控制你的账户。

远程控制:

是指管理人员在异地通过计算机网络异地拨号或双方都接入Internet等手段,连通需被控制的计算机,将被控计算机的桌面环境显示到自己的计算机上,通过本地计算机对远方计算机进行配置、软件安装程序、修改等工作。远程唤醒(WOL),即通过局域网络实现远程开机。

360安全卫士极速版,背后是360的星辰大海

因为ISC极强的to B与to G的属性,所以历届大会对 社会 大众的吸引力一般。但这届有些例外,因为360公司 历史 上的头号明星产品——360安全卫士推出了极速版,重磅宣布继续永久免费的同时还明确发声绝无广告弹窗,当然额外还发布了多维度的众多功能,让大家也是耳目一新。

十五年前,以石破天惊的免费模式横扫杀毒软件行业的360安全卫士,可谓再一次为互联网产品树立了一个标杆。

十五年后,将占公司营收比重很高的产品去广告化,映射出的是360怎样的战略蓝图变化?

笔者是80后,完整经历了中国 社会 从信息传递低效 社会 ,弯道超车,转型网络强国的整个过程。可以说,在二十余年的中国互联网发展 历史 中,生命力穿越15年的工具性互联网产品,用一只手就数得过来。

在由QQ、迅雷、暴风影音等,这个一只手就可以数出来的长寿互联网工具产品阵营里,360安全卫士毫无疑问是当下时代权重最高的一个。

这是因为,虽然QQ是70、80后的互联网启蒙产品,但其社交属性早已被微信替代,现在只在很少场景里才会被使用;迅雷曾经风靡一时,但在网盘工具大行其道的今天,用户也已经大幅度缩减;至于暴风影音,就更不在话下了。

在长寿互联网产品阵营中,相比之下,客观上由于PC仍然是不可替代的生产力工具,主观上由于360安全卫士在技术上的长期领先所积累的良好口碑,使其毫无争议成为了生命力超过15年的长寿互联网工具型产品中,权重最大的一个。

这种高权重,从各种数据中也可以体现出来。

根据第三方艾瑞咨询的数据,截至2020年末,360的PC 安全产品市场渗透率为 98.01%,平均月活跃用户数保持在 4.8 亿以上,安全市场持续排名第一; 每日使用360安全卫士进行查杀、清理、加速、软件安装更新等功能用户数超3000万量级。

此外,360的2020年财报显示,以360安全卫士为代表的“互联网广告及服务”业务矩阵,以75.12亿的收入,占据总营收的64.8%。

360安全卫士在360营收中所占比例如此之高,其去广告化必然会对公司总体营收造成影响。那么,360安全卫士极速版的推出,合理性又在哪里?

其合理性,首先来自于这款产品是落实360董事长周鸿祎,在《极致产品》中的观点“任何商业模式都来自用户需求”的产物。简单来说就是,用户使用体验提升的同时,功能性却更强大了。

很值得注意的是,360安全卫士极速版,与我们常见的极速版互联网产品大不相同。

一般来说,所谓极速版,即是瘦身版,是产品团队通过牺牲部分功能换来用户体验提升。但360安全卫士极速版却不是这样。

实际上,360安全卫士极速版在实现了产品界面化繁为简、承诺无弹窗广告的同时,还完成了安全防护能力、用户体验和增值服务的三大升级,为数亿用户提供了显著的产品增值。时隔多年,可以说安全卫士极速版再次给互联网工具产品做出了新的表率:极速不等于阉割功能,不等于委曲求全,而是新的涅槃。

以安全防护能力为例,360安全卫士极速版贯彻了360最新提出的“全面安全”新理念,全方位守护网民的用网安全。

360提出的“全面安全”,是基于世界最新的网络 科技 与安全局面,所提出的一种关于安全产品的全新设计理念。

当前,全球正在进入一个万物互联、一切皆可编程的新时代,与之相应的安全形势也正发生深刻变化,新的安全威胁随着产生。由于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之间相互打通,网络攻击可以直接转化为物理伤害,网络安全进入“大安全”时代。安全威胁已经不再只是信息安全,而是扩展到了现实世界,危害国家安全、国防安全、关键基础设施安全、金融安全、 社会 安全甚至人身安全。

同时,在网络安全领域长达15年的 探索 经历,使得360认识到,网络安全的本质是攻防对抗。在网络空间安全形势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过去只重边界防护、单点防护、查杀病毒的网络安全防护已经失效,取而代之应该以攻防视角看待网络安全,认清安全威胁,找准安全对手。

当前,针对关键基础设施和高价值目标的高级持续威胁(APT)频繁发生,已经成为网络安全的最大威胁。由于APT攻击手段高超、攻击链条复杂、持续时间长,传统的网络安全防护手段无法应对。市场上亟需应对高级威胁的新技术思路和产品。

“全面安全”,即是由360安全大脑进行全面赋能,从操作系统、硬件、软件、网络、数据等各个角度,进行无死角安全防护的顶层设计。

全球一直不缺互联网安全领域的明星公司。但卡巴斯基、Bitdefender、Windows Defender这些公司与360比起来,在功能覆盖维度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安全“盲区”,而且“盲区”的范围还不小。

“当前,勒索软件此起彼伏,数据安全也成了用户非常关心的不安定因素。”

360PC安全产品事业部负责人马博凯表示,在以360安全大脑为核心的新一代安全能力框架基础上,本次的“极速版”在功能上新增了“网络安全、数据安全、360安全大脑”三大核心板块,全面升级了系统防护中心7.0,构建了一套“全面安全”防护解决方案。

(360PC安全产品事业部负责人马博凯)

比如,在网络安全方面,据了解,360拥有全球位列前三的网络安全大数据,拥有约290亿病毒样本数据、22万亿安全日志、80亿域名信息、2EB+安全大数据,与谷歌、微软齐名。截至2020年底,360安全大脑截获移动端新增恶意程序样本450余万,拦截钓鱼网站攻击1006亿次。依托于360安全大脑的云端数据库,360安全卫士极速版将为用户带来更深层次的安全防护体验。

再如在数据安全方面,360文档卫士从源头彻底地解决文件被勒索的情况发生。据马博凯介绍,其背后的引擎,拥有目前世界最全的勒索病毒库,一共有超过800种勒索病毒家族里面的分支,都可以在这里面去解。

在安全防护能力升级之外,360安全卫士极速版在用户体验和增值服务方面亦有明显提升。可以说,同时完成“极速”与“升级”两大进化的360安全卫士极速版,是互联网安全领域的划时代产品。

广告是互联网产业的基础商业模式之一,其触达精准、成本低廉、绿色环保,是人类商业文明进步的标志。然而,物极必反,随着开屏广告、解锁广告、弹窗广告等泛滥,市面上依靠广告模式盈利的互联网产品,都引起了用户的不适。

随着用户投诉越来越多,工信部整治互联网广告的频率也越来越频繁。但客观地说,商业运营主体依靠广告存活,决定了这种整治是治标在不治本。很多用户都有过这种体验:某大厂App的开屏速度突然如丝般润滑了,但过些时日,又恢复到需要忍受4秒广告的状态,这种情况在互联网电视上更严重。

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行业观察者难免要抛出一个问题:为何360安全卫士极速版能够主动放弃广告模式,并且在数万人规模的ISC大会上宣布?

其实,360安全卫士极速版的出世,背后是360绘制的一张崭新的战略蓝图。

上文提到,在2020年的营收构成中,“互联网广告及服务”业务矩阵,占据360总营收的64.8%。其实,这一比例在2019年为75.9%,在之前还会更高。仅2020年,这块收入已经比2019年下降了22.74%。

然而,虽然作为大头的“互联网广告及服务”大幅减少,但营业收入只比2019年减少了9.63%。要知道,这一营收是在2020这一极不平凡的年份取得的。

取得这种经营业绩,是因为360的新业务增长迅猛,第二火箭甚至第三火箭都已经到位。

以较早发展的“智能硬件业务”为例。年报显示,2018至2020年,智能硬件占营业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13%、16%,实现了稳步递增。

而在2019年,360面向政企安全的“安全及其他业务”收入为4.73亿,同比增75.15%;2020年安全及其他业务收入为8.08亿元,同比增长70.73%。

这就不难理解,为何是360率先将自己的权重产品进行去广告化了。如果说15年前360安全卫士的出世,是中国互联网领先于硅谷“免费”理论的理念创新,那么今日360安全卫士极速版的出世,则标志着作为一家互联网安全企业,360的生态已经具备正循环雏形。

比如前文提到,PC仍是办公效率不可或缺的终端设备,而围绕办公群体,极速版推出了面向办公场景的辅助软件——苏打办公。它包含了PDF的合并、拆分、编辑、转化;OFFICE模板下载;OCR识别;桌面助手;各种文件的格式转化等多种应用功能。此外,还有面向企业服务的360安全卫士中小企业版,以及面向青少年群体保护的应用小贝守护等。

如此多的生产力工具,都采用基础功能免费,付费购买升级服务的商业模式。看的出,这是接下来安全卫士重点发力的方向。

从如此多的办公效率辅助工具与服务中,不难看出,360安全卫士极速版的推出,其实是360向星辰大海出发的一声号角。

正如马博凯在发布会所说:

“我们的星辰大海,就是以安全能力为核心,集问题解决工具、提效工具、办公辅助、内容消费为一体的PC应用服务商。”

360的这个未来图景,是建立在自身强大的技术实力之上。

2019年8月,360安全大脑入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2020年,360持续聚焦“大安全”战略,成立了“360政企安全集团”,将网络安全的服务群体进一步从个人扩展到企业、行业、城市与国家。

其中 360 重庆安全大脑基地项目、天津市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一期)项目均已顺利验收,成为标志性的 “国家级”安全服务案例,开创了智慧城市安全运营典型标杆。

直至刚刚闭幕、规模宏大的第九届ISC大会,其实已经说明360的政企安全业务,已经非常有希望使360实现高速换胎,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

什么才是生态?

对此,360董事长周鸿祎也有清醒认识。在7月28日的媒体沟通会上,周鸿祎表示,很多公司搞的“生态”,其实都是伪生态。跑马圈地,什么都做,并不是生态,也不可能持续。只有围绕主业进行深耕,并在积累足够的资源之后向产业链延展,才是真生态。

从中国互联网十年来波澜壮阔的兴衰画卷上看,周鸿祎所言不虚。

在政企业务高速增长,360安全卫士极速版再次领行业风骚,360的生态已经具备雏型。在这个生态背后,是360对技术的巨大投入以及随之而来的一整套科研体系。这也是360在生态的星辰大海里航行的可靠保障。

为什么用360修复漏洞kb4534310下载安装完成后!重启电脑再次安装就只会安装到12%就会显示安装失败!

不要用360这些软件修复漏洞,用电脑自带的更新就可以了,它会自动更新的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