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深渊无限暗网在哪一关
霓虹深渊无限暗网在偶像之神一关。《霓虹深渊》是一款强调道具叠加效果的横版地牢游戏。你可以根据喜好自由选择地牢的进化路线,你的每一次冒险都会拓展游戏的内容,你的每一次选择都会影响游戏的规则。《霓虹深渊》体验版2020年7月3日于任天堂e商店免费开放体验并开启预购,预购期间享受9折折扣。[1]于7月14日23:00在任天堂e商店正式解锁,定价58元。
《解除关系2 暗网》信息时代下最真实的恐怖片
为什么叫最真实的恐怖片?在介绍电影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暗网”,如果没听说过这个词,那观影体验就直接减半了。
“暗网”是真实存在的,最初由Dr.Jill Ellsworth于1994年提出,百度百科解释:指由普通搜索引擎难以发现其信息内容的web页面。两年前我便听过这个词,朋友翻译的更接地气: 我们普通人搜不到的暗黑网站 。
观看此图,如果把网络比作整个冰山,那么目前我们大部分人能看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即表面层)。
除表面层外剩下的便是Deep Web(深网),这类网站是需要特定的权限才能访问,并不公开,比如某个公司的内网,必须要拥有此公司的特定IP才能访问。
而深网的最深处就是Dark Web(暗网),它是整个互联网最隐秘的部分,只有很特殊的一群人才能进入其中。它的匿名性非常强,且不受管控,游离地表之下,是一块巨大的暗黑区域。由此特质,暗网就变成了“地下伊甸园”。非法交易无数:杀人/毒品/色情/军火/器官/奴隶/黑客等等,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而这部电影就是讲述了暗网的恐怖之处,当正常人接触到暗网时会发生什么?
先例行介绍下此片,《解除好友2 暗网》此片没有什么明星阵容,导演也非知名,取材更是小众,即使如此,在豆瓣也砍下了7.9分,秒杀96%的恐怖片和83%的犯罪片,可以说是今年的黑马了。
此片用了一个非常新颖的表现手法,92分钟的片子一镜到底,几乎没有剪辑的痕迹,全程采用桌面显示,有人称这种电影为“桌面电影”。
电影开始,马蒂亚斯是本片的主角(以下简称:马蒂)。
一天,马蒂在一家咖啡店里捡到一台Mac电脑,鬼使神差之下,他将电脑带回了家。他和他的小伙伴约好今天是游戏之夜,在和小伙伴的视频玩乐中,他不经意发现这台电脑隐藏了许多视频,于是他随手打开了几个,视角一看就知道这都是偷拍视频。
马蒂渐渐意识到情况不对,在准备关闭电脑送回咖啡厅时,突然弹出一个对话框:一个名叫查伦68的人说,要支付这个电脑主人两倍的价钱,让他去做一个特别的任务。
金钱和好奇心驱使马蒂放弃了归还电脑,反过来询问查伦68:你想要什么?然而查伦68却让马蒂换成一个叫“河流”的聊天软件细谈。当马蒂打开后,桌面出现一条像素快的暗河,经过小伙伴查询才知道,这艘小船将带领他们驶入暗网。
进入暗网后,马蒂发现他的账户多了价值一千万美元的比特币。此时他和小伙伴们已经感觉事态的严重了。随着和查伦68的深入聊天,马蒂发现了电脑里存在一些杀人视频,而查伦68给他的任务也是杀人。原来这部电脑的原主人时经常在暗网与人交易的杀手,小伙伴急忙提倡报警,但事情远没有想像的容易。
查伦68终究还是猜到了马蒂不是电脑原主人,于是悲剧开始了,查伦68联合暗网里的其他金主,利用网络科技“无形”的刺杀马蒂和他的小伙伴。
看到这里想必你也已经兴趣盎然了,接下去的情节我就不过多剧透了,否则会影响大家的观影体验。总之杀人的手法令人头皮发麻,网络被利用的无所不至,告诉了我们真是好奇心害死人。此片前30分钟略有些平淡无奇,但是只要熬过去,精彩程度简直令人大吃一惊。
看完此片,在陷入沉思之中不禁联想到现实。当今社会几乎无人能脱离网络,信息时代来临,使得协作效率越来越高。电影中黑客利用网络侵入每个人的电脑,甚至侵入世界的各个角落。电影里有句台词: 连美国参议院的人回到家都要拿衣服把摄像头遮住 。这提醒着我们,在这个高效运转的信息时代,隐私似乎显得荡然无存。
2017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措施: 允许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将用户的网页浏览历史,出售给出价最高的竞价人 。这项措施也意味着,即使将来出现潜在的数据泄漏,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都无需采取相关措施来保护用户数据。
因为社会的发展,个人数据被公开化了,个人信息疯狂被泄露。据统计,大部分的隐私泄露都来自互联网服务和手机终端产品,每家公司都想知道人的一切资料:住址/电话/身份证/性别/兴趣爱好/购买习惯等等。甚至有的不提供个人信息,还无法获取服务,无法享受优惠。美其名曰:智能大数据化。
大数据一般人都能理解,但是要看数据放在谁手里,无良商家金钱利益至上,拿到数据后不仅自己使用,还会贩卖给其他不良公司。使得人不停的接到推销电话,垃圾短信。这还只是简单泄漏,按照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后果不堪设想。
试想一个场景:
一天晚上下班,你刚走出办公楼,一辆出租车直接开到你面前,因为大数据计算到每个星期五的晚上,你都会加班到很晚并且错过地铁。
上了车后,无需你指路,司机早已通过大数据知道了你家的地址。
一路上司机不停地向你推荐各个公司的贷款项目和婚纱套餐,原因是他从大数据了解到你最近刚领结婚证,下一步是拍婚纱,然后买房。
终于到家了,你发现家门口站着一个阿姨手上提着一袋青菜,面带微笑的和你说:家里没有青菜了,多吃点青菜健康。她已经根据智能冰箱知道家里没青菜了。
进入房门,房间里的灯光电器,电脑自动打开,跳转到你最爱的综艺节目,看着屏幕一闪一闪的画面,不知道你能否真的笑得出来。
如果对于隐私的安全没有一个完善的法律,综上所述不是没可能发生。更可悲的是,当个人隐私遭到泄露,我们却第一时间不知道去找谁问责。前阵子看到一个网友留言: 因为寻求安全而安装了摄像头,但是安装了摄像头反而更加不安全了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个人隐私方面的法律日待完善,有句话说的好: 隐私对于个人叫隐私,对于国家就叫做安全 。安全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就不多讲了。虽然网络信息让我们的生活方便了许多,但是却又让人陷入沉思,细思极恐。
在隐私维权的漫漫长路上,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
- END -
《解除好友2:暗网》-细思极恐的好片
好久没有遇到这么有吸引力的电影了!片中好几个镜头让我看的时候恐怖至极,看完又深深佩服导演对情节的设定。
这部电影围绕一个男孩展开,讲了他和他的几个网友被卷入“暗网”漩涡被杀害的故事。
男主在打工的咖啡店顺了一个苹果笔记本,初衷只是想用它给自己的聋哑女朋友制作利于沟通的小软件,然而并没有起作用,不但没有得到女朋友的赞赏然而被埋怨。在和女朋友沟通的同时,他还在和另外四组网友一起通过Skype视频,在网友的协助下,他意外发现这个笔记本里竟然有大量秘密视频,大家根据资料推测为暗网River,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用原主人的账号登录到暗网内部,又发现了非法交易记录及比特币账号。
与此同时危机也悄然而至。一方面有人联系男主用的River账号,想再次进行非法交易,另一方面号称原电脑的主人主动联系男主,威胁他交出电脑,否则将杀害他的女朋友,而且不准报警及让别人知道。情急之下男主只能和几位好友演戏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一切都是游戏。最后找准时机告诉了大家真相。大家都很崩溃,也担心各自的安全,但依然无能为力,他们没有避免厄运的降临,一个一个被杀害了,甚至远在伦敦的网友也没有幸免…
本以为故事到这儿就结束了,但直到最后在屏幕上出现投票是否让男主死的镜头,我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场直播,暗网操纵的一场真人杀人游戏直播。当初丢电脑、捡电脑都是被设计好的圈套。男主和他的朋友们都钻进了暗网早已布置好的大网里…
故事的最后所有人都死了,男主的女朋友即使没死估计也被玩弄了,被拍成视频在暗网进行交易了。
最可怕的是杀人凶手们纷纷在镜头前和观看的人们打招呼。一切都结束了…
这部电影的情节设置非常紧凑,代入感很强。不给观众喘息的机会。拍摄手法也很有特点,大部分用第一人称桌面录屏视角,十分真实新颖、引人入胜。
最后,有几句老话我们还是得听:
“好奇心害死猫”这话没错;
“弱肉强食”这话没错;
“危险无处不在”这话也没错;
所有带摄像头的设备,都有可能被利用。朋友们,暗网也许真的存在,就在你我的身边。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不说再见》郑柯是内鬼嫌疑大,这三件事情可疑
电视剧《不说再见》18集,穆青的暗网被警局监控,欧先生、眼镜、铁观音纷纷怀疑穆青是内鬼,剧情太紧张了,幸好有神助攻欧可欣,将锅甩给S人大坤,顺利蒙混过关。
警局在K集团安插卧底,欧先生有没有在警局安插卧底呢?
答案:有。
王局自曝欧可欣的真实身份是荣钰,而真正的欧可欣在三年前已经去世了。
其次真正的欧可欣和欧先生没有血缘关系,是他的养女,但是因为愧疚,欧先生对欧可欣挺不错的。
对于成熟的观众而言,王局提前自曝欧可欣的真实身份不符合常理,往往是在大结局才揭露身份牌,最终圆满收场。王局自曝或许是为过审服务,卧底警察和H帮大小姐谈恋爱不符合主流价值观。
穆青的暗网被黑,“与世无争”的铁观音是幕后黑手,穆青的好伙伴黎若笙真的毫不知情吗?
黎若笙?
暗网从事不法交易,网络安全是重中之重的头等大事,黎若笙让来路不明的维修工上门维修。黎若笙二哈外表下藏着细腻的灵魂,维修工事件不符合他的人设。大小姐欧可欣青睐穆青,欧先生赏识穆青,黎若笙的失落直接写在脸上,他和穆青的关系有所变化。
铁观音有可能已经说服了黎若笙,所以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和黎若笙、穆青损失600W相比,暗网被警局监视着,这个信息更加劲爆和严重。
铁观音的黑客发现暗网被第三方软件监控着,顺势找到了对方的IP地址。
警局完全有能力伪装自己,为什么会被暴露呢?
警局技术部门被黑客轻易攻破防火墙找到IP地址,有两种可能。
一:编剧思虑不够,有bug。
二:技术部门有内鬼,故意为之。
很显然第二种的可能性更大,警局有内鬼,穆青被内鬼出卖了。
暗网出事,穆青紧急联系刘局,刘局立刻给“84小组”负责技术的郑柯打电话,郑柯戴着耳机完美错过了电话,刘局冲进办公室让郑柯关机,切断电源,关闭路由器。
郑柯的反应却是慢吞吞的,还不断反问且质疑领导。
最后是刘局切断电源和路由器。
时间差刚刚好让黑客找到了IP地址。
从这一点不得不怀疑郑柯。
除了IP地址,郑柯再次之前还有两次行为同样很可疑。
一:
警察局捉拿小佛爷失败,技术控郑柯靠监控为同事提供地理坐标。
刘局对郑柯说:“摄像头怎么还把人给跟丢了。”
郑柯的工作“失误”导致行动失败。
二:
很可疑可疑利用监控看见大坤车上的打火机,还一比一仿制了一个。
这一点太值得怀疑了,没有实物做参考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一比一仿制的?
大坤身价不菲他的打火机要么是高奢产品,要么是高级定制,用料考究的高级货。材质、重量、手感、功能,这些关键信息郑柯是如何掌握的?除非有人给他提供了打火机,而他只是大自然地搬用工,仿制是糊弄小伙伴的说法罢了。
一:追踪失败。
二:打火机。
三:IP地址。可疑
郑柯的三次行为太明显了,技术控的嫌疑大。
《不说再见》前期筹备期间的人物小结中清楚地写明,郑柯就是欧先生安插在警察局里的内奸。
目前知道穆青,欧可欣卧底身份的只有三个人,他们分别是王局,刘局和荣耀,“84小分队”的其他成员不知道卧底的身份,目前看来男女主角暂时是安全的。
假如是欧先生指使郑柯换打火机,可见欧先生早就想除掉大坤了,借警察的手顺势除掉急于上位的下属,大D枭太可怕了,嘴上仁义道德大家是兄弟,骨子里容不下野心勃勃的小弟。
【Vicky's电影/电视剧推荐】解除好友2:暗网 Unfriended: Dark Web
网络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其中的暗黑与暴力,也只有置身其中的我们最能懂。作为一个恐怖片怂货,Vicky保证这一部里没有鬼,但观影全程都让我紧张到要窒息。电影一经推出就火爆网络,目前豆瓣评分7.8,好于95%的恐怖片。
《解除好友 Unfriended》 的第一部以 「网络暴力」 为主题,讲述一群键盘侠在把一名少女逼死后,如何遭受 亡魂报复,逐一处死 。虽说这部的口碑和质量都很一般,但其独特的拍摄手法还是引得我身边一群朋友拍手称赞。同时,我强烈建议键盘侠们都去看一下这部片子,毕竟夜路走动了还是会见鬼的。
我们今天要看的第二部,则以神秘的 「暗网」 为主题,揭露互联网深处最暗黑的一面。两部片子各自独立,没有直接关联,观众即使没有看过第一部,也丝毫不会影响第二部。
这一部延续上一部的拍摄手法,整部片子都将以录屏的方式呈现。后面所有的离奇故事,都将在这一块发光的荧屏上发生。电影开篇是我们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电脑屏幕界面,男主角很自然地切换操作Facebook、Message和Google,大家可以自动脑补成微博、微信和百度。
男主 Matias 和他的几个朋友们一起视频聊天的时候说,他刚换了台新电脑,二手市场买的。很奇怪的是,系统总是时不时出现崩溃/卡屏。男主一查才发现,看似空白的硬盘里,其实有着大量的隐藏文件,里面全是一些非正规途径拍摄的生活中的小视频。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男主打开了名为Account(账户)的隐藏文件夹中一个叫 The River 的未知软件。随后他便进入了一个界面非常古朴的聊天室,列表上全是叫Charon的人,从Charon 1排到Charon N。一脸懵逼的他和朋友们共享了自己的桌面,技术宅的朋友说,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暗网。
让我们来看下维基百科上关于暗网的定义: 暗网(英语:Dark web) 是存在于黑暗网络上的万维网内容,只能用特殊软件、特殊授权、或对计算机做特殊设置才能访问,使用一般的浏览器和搜索引擎找不到暗网的内容。暗网的服务器地址和数据传输通常是匿名、匿踪的。
如果以经典的冰山作为比喻的话,我们日常能见到的表面网站只占4%,而不可见的暗网占据了96%。由于其隐蔽和不可追踪的特性,暗网成为了非法交易的天堂。这里有毒品、军火、洗钱,人口买卖、儿童色情服务、雇凶杀人等各种为法律所不容的罪恶。犯罪分子可以借助黑客技术隐匿身份、抹除轨迹,而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诞生,更让暗网交易变得便利和难以追踪。
虽然说好奇心害死猫,但是好奇心同样是人类追求刺激最原始的欲望我在。男主虽然隐隐地感觉事情不太对,但还是选择打开了隐藏文件里面的名为 「Contribution」 的子文件夹。令他惊讶的是,里面有数百个杀人视频。
里面的女子有些被铁链绑住,有的被浇灌强腐蚀性液体,有的被关在汽油桶里。最新的一个视频,是女生在自己家里熟睡,有个黑衣男子悄无声息的进入她的房间在她身边徘徊。男主和他的朋友们都吓坏了,他们的直觉是这些视频绝不是捏造的。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似乎是「买家」身份的 Charon68 发来信息,说自己对上次的作品很满意,希望这次能 「动作更加慢一些,效果更加强烈一些」 。
名叫Charon68的用户提到了一个词: 环锯术
Vicky搜索了一下维基百科: 头部穿孔(Trepanation) ,又称颅骨穿孔术或环锯术,是一种外科手术干预法。在头皮与头盖骨上钻或挖一个孔,令到头颅的硬膜外露,以处理颅内疾病或其他相关的健康问题。在十八世纪的欧洲,头部穿孔是一种民间疗法,用来治疗精神病或其他与头脑相关的病变。但由于缺乏科学依据,这项手术慢慢被现代医学所鄙弃。
Charon68表示如果往里面塞东西,如果放进去的东西是活的并且保证女孩子能看到这一切,他可以再加钱。男主为了确保他们不是在恶作剧,上网搜索了这个女孩的名字,发现了有关她的寻人启事。很明显,这个女孩是他们下一个目标。
就在这时候,这台电脑的原主人Charon4发来消息,要求男主立刻归还电脑。原来,男主的电脑并不是如他所说从二手市场买来的,而是摆在他所兼职的失物招领处的。此刻,Charon4已经身在男主女朋友的家里,并站在在电脑前与自己对话的了女友的小姨子身后。
通常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老老实实的归还电脑,但是我们的男主就是要花式作死。他打开了对方的比特币账户(电脑里的所有账户都是自动填充密码的),一口气全转到了自己名下。他威胁Charon4必须保证女友以及视频中女孩的生命安全,才能把钱都还给他。
他的清零账户的举动引起了The River「护盾」的注意,接下来电影呈现了落到黑客手中的N种死法。在观影的过程中,Vicky曾经中途暂停在家里翻箱倒柜的找贴纸,把手头的MacBook、ipad和iPhone前置摄像头都遮挡住,实在是太可怕了!
电影到了接近尾声的时候,我曾经想过要是男主不要那么贪心,不要去碰失物招领处的电脑,或者在Charon4要求他归还电脑的时候,他不要去动那些比特币,又或是他不要那么多的好奇心去探究隐藏文件夹,在发现一切不对劲的时候立刻断网,是不是就不会害朋友连带自己全都被杀死。
但影片的结尾却告诉我们,一切都是策划好的。从男主连上网的那一刻起,一切都只是照着预设的剧本在往下走。这根本不是一场意外或偶然,这台电脑是被故意留在那里的。简单来说,即使男主没有去碰那台电脑,游戏玩家们依然有办法让他进入游戏变成猎物。
写在最后:
年初时候韩国的一部 《昆池岩》 虽然引起了不小的观影热潮,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伪纪录片发展至今似乎已处于瓶颈期。当观众已经不太容易被一卷“实拍”录像带吓到的时候, 《解除好友》 终于打开了一个新思路。
惊悚片的故事“如何讲”的重要性大于故事“是什么”, 《活埋》 当年的成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毕竟,电影从剧情上想要有很多新意和突破都不那么容易,观众观影某些程度上来说是想要满足自己关于刺激的诉求。当一部电影结束后,观众有觉得爽到,那么就值回了票价。
(本篇完)
喜欢影视剧、美食和旅行的天秤座80后妹纸,喜欢一切新奇温暖的事物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留言与我交流
《解除好友:暗网》中的脑袋钻孔史,了解一下
桌面电影《解除好友:暗网》在国内获得了异常好的口碑。电影里的最大的设定就是一个被黑客绑架的女孩,要遭受“颅骨环切术”的折磨。
这个“颅骨环切术”令人印象深刻,但其实一点也不恐怖。在20世纪(你没看错,这不是什么中世纪的黑暗手段,是20世纪!),有一段时间里,还成为了医生救治病人的常规手段(所谓常规,就是不管什么病,最后的手段都是给你脑袋上开个洞)。
美国被刺杀的那个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妹妹,罗斯玛丽·肯尼迪,就做过颅骨环切术。1949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葡萄牙人安东尼奥·埃加斯·莫尼斯,就是靠给人脑袋上钻洞而荣获该奖的。
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这个一点也不血腥的医学史,请准备好纸和盆。
颅骨环切术的英文叫法有两个,穿孔Trepanning和环钻Trephining,都来自于希腊语钻孔、打眼的意思。详细过程是这样子的:
用一张不太恐怖的图片来显示治疗过程是这样子的:
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小朋友们可以试一试:
早年,就是可以上溯到新时期时代,到了古埃及、古希腊、以及古中国时期,实施这种手术主要都是为了去除颅骨受伤之后,掉进脑袋中的骨头渣。
后来头痛、癫痫、抑郁等精神疾病也用钻洞来进行治疗,因为人们相信,给脑袋上钻个洞,可以释放颅内的压力,就像高压锅一样要释放气压,不然里面的脑袋就会像高压锅里的土豆和牛肉一样,碎成渣。
而且,那时候的医生们也相信,人得了精神疾病,是因为被魔鬼附了身,也可以通过这个洞把魔鬼放出去,从而达到治愈效果。
发展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呢,一切还算正常,只是更进一步发展,觉得智商不足、痴呆或者疯狂是因为脑袋里有个“疯狂的石头”在作怪,钻开脑袋,用勺子挖出来“前脑叶白质”,智商就上线了。当然,也可以用打蛋器、冰锥之类的搅拌一下脑浆。
不用说,这种手术的死亡率很高,几乎一半人都死了。剩下的一半,癫痫或是抑郁可能治好了,智商却不知道去了哪里。罗斯玛丽·肯尼迪最后就变成了这样,不能站立、不能说话,享受终身被人伺候的待遇。
到了20世纪,你别以为医学有了更进一步发展,发展的结果是,被钻洞的病人越来越多。
当时一位葡萄牙医生,就是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的那个人,莫尼斯就复活古代的钻孔术,开始给人钻洞,把脑袋里的白色东西(白质)切除,还灌入高浓度的乙醇。
这个理念被一个叫做沃尔特·弗里曼的美国人看到了,简直是商机无限啊!因为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精神病人越来越多,大概是经济萧条的缘故吧。精神病患者的住院人数就达到了40多万。
“好多的头骨要钻洞啊”,当时的弗里曼应该会这么想,加上自己的改良(发明了前脑叶白质切除术这个术语)和优秀的商业头脑,弗里曼大量给人钻洞,然后挖脑浆。肯尼迪的妹妹就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因为其智商只有4岁孩子一般,成为家族耻辱,所以找到了弗里曼给实施手术。
据说,一个4岁的孩子被继母嫌弃,虽然医生都说不是孩子有病而是这个继母有病,最终这个孩子还是被实施了钻洞,或者说是“前脑叶白质切除”。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个手术才逐渐衰败,被更为安全的药品所代替。
知道了这个钻孔的历史之后,再回头看看《暗网》,发现也没啥恐怖了。有钱人雇人实施这个手术,往脑袋里灌东西,脑袋又没有感受器官,好像也折磨不了人。或许这个有钱人是肯尼迪家族,弗里曼的追随者,一个“好心”的医生?
参考文献:
0条大神的评论